郑经
注释: 读张公煌言满洲宫词足徵其杂揉之实李御史来东都又道数事乃续之 九王的旧情已淡漠,但宫中月色仍然深沉。 宫监突然见到故主,频频听到悲怨之声,更到深夜时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李御史来访时,读了张煌言的满洲宫词后所作。张煌言在《满洲宫词》中表达了对满洲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之情,而李御史则在东都(今北京)讲述了许多事情,诗人便以此作诗,与张煌言的满洲宫词相衔接。 首句“九王旧好漫相寻”
注释: 元旦:农历新年。王:皇帝。庙门:指太庙。袄神:古代迷信中认为能降祸于人的恶神,即“祆”之误,这里指女真族的祖先。狂淫:放纵淫荡。大像:指女真人崇拜的神像。巍然:形容高大、雄伟的样子。跪毕登盘:意为将祭品献上之后,就裸体登上供桌,以表敬奉之意。 译文: 元旦过后,皇帝进入太庙,深宫内寂静无声,供奉邪恶之神的殿堂内充满了妖邪之气。 在殿中,一座女真人崇拜的神像威严地矗立着,祭品摆好后
注释: 月色明亮如鲜,十二栏干映衬得格外皎洁明亮。百花争艳绽放,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昭阳殿里,皇后的妆容初成,她喜气洋洋地对皇帝说,名贵的王孙受到皇上的喜爱和宠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读张煌言《满洲宫词》后,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解读和评论的作品。通过对诗中的关键词和意境的解析,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和思考。 首联“十二栏干月色鲜,百花烂熳自逞妍。”以明亮的月光和盛开的百花为背景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诗词的默写与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时,考生应先根据语境明确诗文的意思,再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注意书写要符合试题的要求。 参考答案:满酋使来有不登岸不易服之说愤而赋之王气中原尽衣冠海外留雄图终未已日日整戈矛。 注释:“愤”:愤怒;“雄图”:宏伟的抱负或计划;“整”:整治,整顿
亭亭婉昵蕙兰花,毡帐承恩莫谩夸。 严诏忽颁俾骨醉,铁牌前跪犹鞭挝。
琼蕊何峨峨,郁彼山之阿。 采采盈怀袖,郁郁思谁何。 怅望故闾里,冷冷归云过。 归云不寄音,踯躅发悲歌。
皎皎明月光,烈耿银河凉。 牵牛为之阻,织女以彷徨。 相隔复几许,欲渡河无梁。 旧愁未能释,新思萦其肠。 玉泪和秋风,盈盈遥相望
昔与君别离,杨柳绿依依。 今我来相思,雨雪已霏霏。 岁月易如驰,音书一何稀。 相隔万馀里,何从知音徽。 朝愁南浦云,暮惊孤雁飞。 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帏。 中夜起踯躅,自屋霜四围。 芳年度华月,良人归不归
燕京峨峨兮,易水悠悠。思宗御极兮,大势横流。皇赫斯怒兮,客魏虔刘。 阉党劋尽兮,贤相旁求。皇纲再正兮,旁无赞助宸衷独断之嘉猷。 敷王道之荡荡兮,不刚而不柔。真勤政而爱民兮,宜平治而垂旒。 何期数之屯兮,凶胡杀掠,致民穷为流贼之由。 初起扑灭兮,易策易筹。将相视如疥癣兮,剿抚之计不讲求。 一任其东西驰突兮,固位卒岁而优游。精神全注于缺之美恶兮,贿不足是忧。 情面多而担当少兮,九伐之政不修
京口瓜州指顾间,春风几度到钟山。 迷离绿遍江南地,千里怀人去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