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焘
【注释】: 野兴:在野外兴致勃勃。山中:指山中的松萝寺,在安徽黄山北麓。树杪(miǎo):树枝梢。风先起:风从树梢吹来。试茶人:尝茶的人。偶坐:偶然坐下。松萝:一种松柏的嫩枝叶,可供煮茶用。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黄山游览时,看到雨前山中景色的变化,并抒发自己喜爱自然的感情。首句写天气将要变坏,第二句写山风吹来,第三句写试茶人在雨前偶然来到山中松萝寺品茶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黄龙观的一次游历。 杖藜迢递寻仙源,古祠遥见云中幡。 "杖藜"指的是诗人拿着拐杖行走,"迢递"表示路途遥远,"寻仙源"是指寻找仙人的居所。"古祠"指的是古老的祠堂,"遥见云中幡"形容祠堂在云中若隐若现的景象。 空林山猿食栗响,深泽野獭衔鱼喧。 "空林"指的是树林空旷的地方,"山猿"指的是山林中的猿猴,"食栗响"形容猿猴吃栗子的声音。"深泽"指的是深深的水池
注释: 古寺高僧意自闲,意思是古寺中高僧心境自在悠闲。 虚堂新构翠微间,意思是新建的空荡荡的殿堂位于翠微山的幽深处。 白云绿树遥相映,意思是白云和绿树在远处互相映衬。 爱看当窗雨后山,意思是喜欢观赏雨后的山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面,展现了高僧的心境和对自然美的喜爱。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白云、绿树、山景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
【注释】 花随流水去悠悠,几日伤春欲白头。 絮系游丝肠百结,瓣浮细雨泪双流。 秋千院落人孤立,杜宇枝头月一钩。 过眼韶光无计挽,年年空抱别离愁。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是作者追和石田翁《落花诗》的两首七绝。这两首诗都是写落花的,第一首写落花随水而去,使人伤心;第二首写落花落在院落,使人孤独。诗人以落花自喻,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花随流水去悠悠”:花随着流水去了,时间过得很慢很慢
【注】堆:堆积。 紫堆红:花的颜色,这里指花落满地。 玄都:道家称上界神仙居住的地方。 结缘:因缘分相遇。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追和石田翁落花诗二首之一。此诗是一首咏叹花的诗。全诗以落花为主题,通过对落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首句“堆紫堆红曲径边,飞来飞去小庭前”,描绘出一幅落花满地的画面。紫红相间的落花堆满了曲折的小路旁,又飘落在庭院前的空地上
古寺高僧意自闲,虚堂新构翠微间。 白云绿树遥相映,爱看当窗雨后山。
杖藜迢递寻仙源,古祠遥见云中幡。 空林山猿食栗响,深泽野獭衔鱼喧。 道人步出悬厓下,度竹穿松远相讶。 焚香邀入紫芝居,为写黄庭坐清夜
花随流水去悠悠,几日伤春欲白头。 絮系游丝肠百结,瓣浮细雨泪双流。 秋千院落人孤立,杜宇枝头月一钩。 过眼韶光无计挽,年年空抱别离愁
罗焘,字元溥,是明朝的一位诗人。以下是对罗焘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经历:罗焘,字元溥,上元人。他的一生虽然事迹不详,但从他的诗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2. 文学成就:罗焘以创作古诗词而闻名,他的诗歌收录于《渊泉集》中。在《追和石田翁落花诗(二首)》一诗中,他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人生的无常感怀。 3. 代表作品:除了《追和石田翁落花诗(二首)》之外
罗焘,字元溥,是明朝的一位诗人。以下是对罗焘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经历:罗焘,字元溥,上元人。他的一生虽然事迹不详,但从他的诗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2. 文学成就:罗焘以创作古诗词而闻名,他的诗歌收录于《渊泉集》中。在《追和石田翁落花诗(二首)》一诗中,他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人生的无常感怀。 3. 代表作品:除了《追和石田翁落花诗(二首)》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