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宁
【注释】 《题画幅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大历时,是杜甫的一组题画诗。诗中的“贤”、“典”指书籍和经典,“六籍”指儒家的经典著作,“心者”指书中的要旨或道理。全诗借书来言志,抒发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赏析】 第一首:架上牙签贤未触,壁中科斗典谁删。 第二首:要知六籍传心者,不在区区行墨间。 第三首:架上牙签贤未触,壁中科斗典谁删。 第四首:要知六籍传心者,不在区区行墨间。
【注释】 龙门:指瀑布。禹门:指禹门口的瀑布。家近:指诗人家乡在南方。春浩荡:形容春天的景象。九天云影欲成雷:形容云层如雷声般轰鸣,气势磅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之情和对友人远行的美好祝愿。首句“龙门一派禹门来”,用比喻的手法把瀑布比作一条长河,形象地描绘了大峡谷中瀑布奔腾而下,飞流直泻的壮丽景色。第二句“龙起何须青草堆”,意思是说,即使没有青草堆积的地方,也会有水从山石中涌出
【注释】 天籁:指自然界的声音。气序:指宇宙间万物生灭的规律。指头:即手指。拨心源:拨动心中的琴弦,使琴声发出。钟期:古时善于弹琴的人。要得:获得。春和:春风,喻指和谐。理性元:指事物的本源、本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画幅所写的题诗,抒发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之美的追求与向往。首句“天籁本来鸣气序”,描绘了自然界中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美妙的音乐
【注释】 冷月晴窗客下帷:冷月,即清冷的月光。晴窗,晴朗的窗户。客,指诗人自己。下帷,放下帘幕,表示休息。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贤母乐羊子。孟母三迁的故事。乐羊,春秋时人,以教育有成就著称。机,机杼,织布工具。当年,指过去。独解观兴废,独自观察国家的兴亡。惆怅,忧伤。堂前游子归,堂前的游子回家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友人归九江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在洞庭湖畔泛舟,遥想当年杜甫与李白的交游,感慨二人都已成为历史,而“云浪犹含小范忧”又暗指作者自己。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精练。“万里寒光一客舟”,点明题意,即泛舟洞庭湖。“漫漫何处问巴丘”,是说茫茫洞庭湖中,何处才是我的故乡呢?“楚狂宋圣今都尽”句,以典出古之“楚狂接舆”“宋玉”自喻,表明自己已不再有往日的豪情壮志。“云浪犹含小范忧”句
这首诗是诗人登泰山后所作。首句“天门高处一跻攀”,意在形容登山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攀登过程中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二句“两袖牛龙石雾班”,描绘了泰山上的奇观——云海。诗人用“牛龙”和“石雾”来描述泰山之巅云海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泰山的壮观景色。 第三句“晓渡三溪历三观”,诗人描述了在清晨时分渡过三溪,经过三个山峰的情景。这既表现了诗人的冒险精神,也反映了泰山的雄伟壮丽。
【注释】 游洛阳:诗人在洛阳游玩。 黎水安知非涧瀍(juàn): 意思是说,在黎水游玩,怎么会不知道这是涧瀍的一条河呢?涧瀍是洛阳附近的一条河流。 龟书曾忆赐当年: 意思是说,以前有人曾经把“龟书”赐给我作为纪念,我也曾怀念着它。龟书,即《禹贡》中所说的“河图”或“洛书”,传说是由龙马负图而出,故称。当年,指当年得书之时。 金龙绿野春花好,纯正两生时放船: 意思是说,春天到了
诗句原文 红绿扶春上槛忙,澹烟笼玉度檐芳。佳人不用陈珠钏,高剪朝霞当早妆。 译文注释 春天的庭院里,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叶子争奇斗艳,它们在栏杆上欢快地舞动,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淡雅的烟雾笼罩着整个庭院,使得檐下的花朵更加鲜艳夺目。美丽的女子不需要佩戴珍珠饰品,而是用朝霞作为妆容,展现出早晨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庭院中的景象,以及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早晨化妆的情景。诗人通过色彩和光影的运用
春日闲庭,花枝扶疏,一抹翠绿映衬着春回的气息。一帘之隔,淡烟轻笼,玉露滴落檐前,芳香四溢。 一度春回一度香,是谁遗我紫明珰。 扁舟拟入洛阳去,折尽寒琼二月芳。 诗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诗人独自漫步于庭院中,感受着春风的温柔与花香的袭人。他发现,每一缕春光都像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守护,如同珍贵的宝物一般,不禁让人心生向往。于是,诗人决定踏上归途,向着远方的洛阳进发
注释: 花枝瘦软,经不起雨水的侵袭,春日里,虽然天气晴好,却又时常阴暗。 隔着水的那片竹叶,新长出了颜色,几根竹子轻轻摇曳,为诗人助长了吟诗的兴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抒发诗人情感的诗歌。第一句“花枝瘦软不禁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花枝柔弱而脆弱,经不起风雨的侵袭,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丽同时也暗含着生命的脆弱。第二句“春日自晴还自阴”,则通过对比春日的晴空和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