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宁
《怀文衡山待诏二首》是明朝著名文人卢宁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下是诗句及翻译、注释和赏析: 1. 诗句及翻译: - 原文: 自尔姑苏胤,机坊无锦章。 人皆矜墨妙,吾独爱圭芳。 - 翻译: 自此之后,我像姑苏的胤一样,不再关注华丽的锦绣文章。 人们都在夸赞墨水精妙绝伦,我却只偏爱那如同圭璋般纯净的芬芳。 2. 注释: - 姑苏胤: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箭手后羿
春日闲庭,花枝扶疏,一抹翠绿映衬着春回的气息。一帘之隔,淡烟轻笼,玉露滴落檐前,芳香四溢。 一度春回一度香,是谁遗我紫明珰。 扁舟拟入洛阳去,折尽寒琼二月芳。 诗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诗人独自漫步于庭院中,感受着春风的温柔与花香的袭人。他发现,每一缕春光都像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守护,如同珍贵的宝物一般,不禁让人心生向往。于是,诗人决定踏上归途,向着远方的洛阳进发
数雁来山外,听莺立柳边。 黄麻金马诏,青史玉堂仙。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首: 数雁来山外,听莺立柳边。 - 数雁:观察天空中的雁群飞行方向,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 - 来山外:表示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宁静之所。 - 听莺:莺歌是春天的标志,此句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欣赏。 第二首: 黄麻金马诏,青史玉堂仙。 - 黄麻金马诏:指代皇帝颁发的诏书,代表着尊贵和荣耀。 -
渭川张生归应试 渭川:渭河,古代黄河的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 张生:唐代人,姓张,字生。 归:返回。 应试:参加考试。 蓟北湘南四往通:指从京城长安到河北幽州(蓟城)、湖南衡阳,往来交通十分便利。 水滨惯濯连钱骢:水中经常洗马,连钱骢都习惯了。 这次得路先鞭去,千里尘随一昼风:这次他能够走在前面,带着一路扬起的尘土,就像一阵风一样。 得路先鞭:赶车的人用马鞭子赶着马车走在最前面,比喻领先一步。
静会图书意,匡庐溪水濂。 山僧横杖去,一卷破华严。 注释: - 《伍生小景三首》是明·卢宁的作品。 - “静会图书意”中的“图书”指书籍,而“意”则表达了阅读时的内心感受或领悟。 - “匡庐”是指著名的庐山,“溪水濂”可能指的是庐山上的清澈溪流或瀑布。 - “山僧横杖去”描绘了山中僧人离去的情景。 - “破华严”可能表示书中的内容打破了传统的华严思想。 赏析:
以下是对《兰所二首·其一》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 - “芬馥溢阶除”:芳香充满台阶与庭院,形容花香四溢。"芬馥"指香气,"溢"是扩散的意思,"阶除"泛指院落中的地方。这句诗描绘了兰花散发出的浓郁香气充满了整个院子,使人感到芬芳四溢、心旷神怡。 - “倚檐更不语”:靠在屋檐下更加沉默不言。"倚"表示依靠或依附,"檐"是建筑物的边缘部分,通常有覆盖物如屋顶
百鸟图次韵 南山万木荐琼芳,映带重轮出海光。 百羽翴翩自高下,似来欢和凤鸣阳。 注释: 百鸟图次韵:这是一首描绘百鸟飞翔的诗。 南山万木荐琼芳,映带重轮出海光。 南山万木(指山中树木):形容山中的树木繁多。 琼芳:指像美玉一样芬芳鲜艳的花朵。 映带:形容树木枝叶交错,形成的美丽景观。 重轮:指太阳或月亮。 出海光:指太阳或月亮从海上升起的景象。 百羽翴翩(pī)自高下,似来欢和凤鸣阳。
诗中通过"晓碧上栏干,暖风乍扬扇"、"春台雨露深,如对君王面"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赞美之情。 在解析诗歌时,应关注其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同时注意诗句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在全篇中的布局。此外,还需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环境,这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最后,赏析部分需要提炼关键信息,归纳出诗歌的总体艺术效果,并指出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及美学价值
注释: 暑气消散了,秋天的气色显得更高。鸟儿在山院中鸣叫,傍晚时分格外悠扬。我与他握手告别,金云般的情谊如同天边。留下的经卷无人解读,谁能解开其中奥秘? 赏析: 首句“暑谢秋气高”描写了夏日结束,秋意盎然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第二句“鸟鸣山院晚”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夕阳西下,鸟儿在山院中欢唱,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第三句“握手杳金云”,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注释: 寄何檗樵二首 玉人隔沙渚,朱箔垂银虹。 所思欲谓之,紫江淼无穷。 译文: 在沙洲之上,有位美女,她就像一位仙女,身披朱衣,如同悬挂在天空的银色彩虹。 我想对她说:“我所思念的人啊,你的名字叫做紫江。” 紫江之水浩渺无际,永无止境。 赏析: 这组诗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第一首中,他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就像是天上的仙子,身穿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