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唇紫颔阵苍苔,笑向樽前慰客来。
限令不遗姑射侣,陈诗还到柏梁台。
有怀南国将春寄,入夜谁家吹笛催。
一自商王收采去,至今同仰济时材。

杨鸥海台幕邀赏梅花

绛唇紫颔阵苍苔,笑向樽前慰客来。

限令不遗姑射侣,陈诗还到柏梁台。

有怀南国将春寄,入夜谁家吹笛催。

一自商王收采去,至今同仰济时材。

【注释】

杨鸥:诗人的字。

海台:指海中的平台或山崖上建的小亭台。

“绛唇”句:用《诗经·卫风·硕人》中“硕人其颀,衣锦褧衣。”之句意,谓美人如绛唇,青脸如紫颔。

“笑向樽前”二句:言酒席之上,主人殷勤劝饮。

“限令”句:谓限令不遗漏那些隐居山林的朋友,要他们献诗助兴。

柏梁台:《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群臣上寿,武帝命太子作诗颂扬。

“有怀”三句:言有怀念故国之心,希望春天早日到来,而夜晚则听到谁家笛声催发春情。

商王:指周厉王。《论语·先进》:“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朱熹集注:“孔子以为父子相隐之义,亦可以施于君臣,但君父之间不可为也。”这里借喻周宣王。

“一自”二句:谓自从商王弃政而归,便都仰慕他的贤德。济,通“俟”,等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友人宴请时所吟咏的。

首联写宴会的热闹场面。首句“绛唇紫颔阵苍苔”,写主人家布置的筵席,色彩鲜艳,十分富丽堂皇;接着一句“笑向樽前慰客来”,写宾客们举杯畅饮、开怀大笑的情景。

颔联写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限令不遗姑射侣”,谓自己不能忘情于隐居山林的朋友;“陈诗还到柏梁台”,谓自己的诗篇也要献给隐居山林的朋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之士的深深敬意和殷切期盼之情,也表明了诗人不愿随俗浮沉、高洁脱俗的生活情趣。

颈联写宴席间的美好氛围。“有怀南国将春寄”,意思是有怀故国之思,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入夜谁家吹笛催”,意思是夜深人静之时,谁家的笛声传来催促春光?这两句既写出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又写出了诗人的感怀之情。

尾联抒发感慨。“一自商王收采去”,意思是自从商王弃政而归后,大家都仰慕他的贤德;“至今同仰济时材”,意思是如今人们仍赞美他,并把他作为贤明君主的代表。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表现了他对朋友的崇敬之情。

全诗通过对宴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