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邦璘
《咏从化景三首之其一》是明代诗人黎邦璘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从化(今属广东省)的一处美景。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第一句:“孤村临野渡”,描述了村庄与渡口相邻的景象。孤村象征着宁静与孤独,而野渡则增添了一丝野性与自然的气息。 - 第二句:“轻烟罥前渚”,描绘了轻烟缭绕在小洲上的情景。这里的渚指的是水中的小岛,轻烟则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 第三句:“借问往来人,孰是停桡处”
【注释】 仙媛:仙女。餐霞:食霞。承鸾踪:承袭鸾鸟之踪,即有凤鸾的征兆。空馀:只有。春草绿:指春天的草色青绿。这首诗是咏从化景三首之一。 【赏析】 此诗描写了从化景中的美丽景色和仙女的飘逸形象。 前两句“仙媛昔餐霞,依止此山曲”,写神仙般的女子曾经在此处用餐(或修炼),并栖息在这里的山间小路上。这两句以“仙人”与“山曲”为线索,把一个清幽、恬静的山中小村落勾勒出来
注释:衣冠盛五岭,高山奠南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衣冠鼎盛在五岭之中,高山奠定南方的疆土。其中“衣冠”指的是中原地区的文化和服饰,“五岭”指的是广东、广西等地的山脉,“高山”指的是这些地区最高的山峰,“奠南服”则是指这些地区已经成为中原王朝统治下的领土。 五指出层云,岧岧翠相簇。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五指山耸立云端,层层叠叠的绿意相互簇拥。其中“五指山”是中国广东省境内的一个山脉,位于海南岛东北部
仙媛昔餐霞,依止此山曲。 不见承鸾踪,空馀春草绿。
黎邦璘是明代的一位杰出诗人,字君选,号洞石。他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造诣,尤以诗歌见长。下面将详细介绍他: 1. 生平背景:黎邦璘出生于从化,是明光宗泰昌元年(一六二〇)的贡生,并在明末担任兴业知县。他的一生见证了明朝的兴衰,也深受其影响。 2. 文学成就:黎邦璘的诗词作品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鼓楼济渡》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感悟。 3. 作品特点:《鼓楼济渡》以其深邃的思想
黎邦璘是明代的一位杰出诗人,字君选,号洞石。他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造诣,尤以诗歌见长。下面将详细介绍他: 1. 生平背景:黎邦璘出生于从化,是明光宗泰昌元年(一六二〇)的贡生,并在明末担任兴业知县。他的一生见证了明朝的兴衰,也深受其影响。 2. 文学成就:黎邦璘的诗词作品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鼓楼济渡》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感悟。 3. 作品特点:《鼓楼济渡》以其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