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鸣金
读义马传有感 从义马故事中体悟历史与现实的共鸣 1. 诗歌原文 2. 诗句翻译 3. 关键词注释 4. 赏析 5. 相关历史人物介绍 6. 现代应用及价值 7. 总结与思考 诗歌原文 救主当年羡的颅,谁知殉主有龙驹。 哀鸣只为冤魂诉,立毙还将正气扶。 伏刃厕桥伤国士,改鞍衢路愧庸驽。 古来多少捐生事,得似庵前就义无。 诗句翻译 1. 救主当年羡的颅:当年,救主(指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
【注释】 义马传:指《左传》中的《曹刿论战》。曹刿,鲁国大夫,曾与齐、鲁交战。曹刿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理劝庄公,使齐军退却。 思气操戈:指曹刿的智谋和勇敢。 脊鸰原上:指曹刿的家乡。脊鸰是燕子,古代称燕子为“燕”。 紫燕茔前:指坟墓。茔,墓地。 隅目忍看:形容伤心到极点,眼中含泪。 犬猴忠义:用比喻手法赞美忠诚、勇敢的品质像犬和猴一样值得传颂。 骅骝:骏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下面我将逐一解析每一句: 1. 结屋随幽境,真成一洞天: - “结屋”意味着建房或搭建住所,“随幽境”表示随着幽深的自然环境而建。整句表达了诗人选择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地方作为居住之处。这里的“真成一洞天”形容这个地方如同一个独立的小天地,充满了神秘和宁静。 2. 寒流听洗耳,怪石坐挥弦: - 在寒冷的溪流旁聆听
注释: 1 散步觅丹丘:在散步时,我寻找着那神秘的丹丘。 2. 青霞晚更幽:傍晚时分的青霞更加幽深迷人。 3. 楼居人已远:我的住所离群居之处已经很远了。 4. 赋就我还留:我在完成赋诗后还留在那里不离开。 5. 隔树闲云度:隔着树木,悠闲的云彩飘过。 6. 当檐宿雨流:屋檐上停留的雨水流淌。 7. 登临殊未惬:登上高处,却未能感到满足。 8. 更欲跨苍虬:更加渴望跨越那青色的神龙。 赏析
注释: 1. 白水山佛迹岩: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因山中多白色岩石而得名。 2. 午坐:中午的时候坐着。 3. 青山白水两依依:形容青山和白水相互依偎的景象。 4. 尘世何缘得息机:尘世中的人怎么能找到休息的机会呢? 5. 题壁久封苔藓字:在墙壁上题写诗句很长时间后被苔藓覆盖。 6. 寻幽新制芰荷衣:寻找幽静的地方自己制作荷叶衣服。 7. 泉飞素练悬今古:泉水像白色的绸带一样流淌。 8.
救主当年羡的颅,谁知殉主有龙驹。 哀鸣只为冤魂诉,立毙还将正气扶。 伏刃厕桥伤国士,改鞍衢路愧庸驽。 古来多少捐生事,得似庵前就义无
青山白水两依依,尘世何缘得息机。 题壁久封苔藓字,寻幽新制芰荷衣。 泉飞素练悬今古,洞隐丹砂有是非。 安得溪流变春酒,矶头潦倒日亡归
韩鸣金是明代的诗人。 字伯声,博罗人。他是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的举人,曾担任过桐柏教谕、琼州府学教授以及宣化知县等职。他的诗作《读义马传有感》体现了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以“思气操戈世道彝”开篇,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不满。诗中通过描绘义马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乱世的无奈感受
韩鸣金是明代的诗人。 字伯声,博罗人。他是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的举人,曾担任过桐柏教谕、琼州府学教授以及宣化知县等职。他的诗作《读义马传有感》体现了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以“思气操戈世道彝”开篇,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不满。诗中通过描绘义马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乱世的无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