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亨信
蓬莱清隐 玄都南畔构幽居,隔断红尘俗辙疏。 瑶草生香秋榻暝,银蝉流影夜窗虚。 延龄早得还丹诀,味道恒观太古书。 我亦生平慕闲雅,几时相访命巾车。 译文: 在玄都南部建造了一个僻静的住所,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秋天的夜晚,床前生长着香气四溢的瑶草,窗外流淌的是银白色的蝉影。 年轻时就掌握了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的方法,经常观察古代的经典著作来品味其中的奥妙。 我一直向往闲适优雅的生活
灞桥,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面。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同云密布雪花飘,策杖殷勤过灞桥: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寒冷天气中,诗人独自行走在雪中的景象。"同云密布"形容天空中的云层密集厚重,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而"雪花飘"则描绘了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两个自然景象来表达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 得句也知肩屡耸,成章应觉兴偏饶:
抱清轩 别构沱江第几湾,卷帘吟眺水云宽。 千寻玉练来云汉,万叠银涛绕画阑。 注释:在沱江边建造的小屋中有一个名为“抱清轩”的地方。诗人卷起帘子,眺望着江水和云彩,心情十分开阔。江水如同千寻长的白色绸缎,从天空飘然而下,仿佛来自云汉;江水又像千万层白银般的浪潮,环绕在画楼的栏杆周围。 疏雨淡烟秋榻暝,碧天凉月夜窗寒。 注释:秋天夜晚,细雨稀疏,烟雾朦胧,诗人独自坐在秋日的床上,望着明亮的月亮
这首诗是一首咏菊诗,作者以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的隐逸生活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第一句“渊明归去隐浔阳”,引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故事,他在浔阳隐居,远离尘世纷扰。这里用“渊明”来指代陶渊明,表示自己也想隐居避世,过一种隐逸的生活。 第二句“篱菊秋深尽吐芳”,描绘了菊花在深秋时节盛开的景象,花朵绽放,香气四溢。这里的“篱菊”指的是篱笆旁的菊花,而“秋深”则是指深秋时节。诗人通过这句诗
林逋观梅 逋仙性癖嗜梅花,六出开时兴倍赊。 入座暗香清馥郁,当窗寒影瘦槎牙。 晓吟自觉诗怀壮,夜饮应知酒量加。 结实待看调鼎鼐,莫嫌孤淡负韶华。 注释: - 逋仙:指林逋这个仙人一般的人物。 - 六出:指雪花,这里特指梅花。 - 兴倍赊:兴致特别高,因为梅花开得特别好。 - 座:座位。 - 暗香:梅花开放后散发出的香味。 - 清馥郁:香气清新浓郁。 - 槎牙:形容树木或树枝弯曲
【题解】 这是一首咏周氏族谱的诗。诗人通过对周氏家族历史和家风的吟咏,赞美了周氏家族世代积累德行、注重教育的传统美德。 【注释】 故家:有历史的家族。文献:指家谱和族史等记载家族历代情况的文字资料。岂徒然:难道是白白地?积德:积贮道德或功德。几百年:几百年的历史。闽郡析居嗟远别:在福建分居的族人感到离别之悲。琼台游宦属南迁:指周氏家族中有人在朝廷做官,因朝政南迁而迁居南方。衣冠济济光前哲
注释: 手植芙蓉尽放花,倚阑赏玩谩咨嗟。 亭亭翠盖擎仙掌,灼灼红妆绚彩霞。 十里薰风来几席,一帘香雾透窗纱。 淤泥杂处应难染,外直中通信可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写的是莲花。 "手植芙蓉尽放花",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作者亲手栽植的荷花已经完全开放了。 "倚阑赏玩谩咨嗟",描绘出了作者在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他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着盛开的荷花,不禁发出了赞叹之声。 "亭亭翠盖擎仙掌
【注释】 名门积庆:指家族世代有好名声。 联科:科举考试中连中两个科目。 两攀:指月桂树,常比喻高官。 奎星:《易经》中的一颗星宿,古人认为它能保佑人间的吉祥。 皋皮:皋陶,相传是古代帝王的祖先,姓姚,字重华。传说他死后葬于洞庭湖之滨,其墓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的君山岛上。 乘骢马:指乘坐着骏马。 儒服:穿着儒者所特有的礼服。 阀阅:指世家大族。 【赏析】
西伯访渭 渭川终日坐垂纶,乐道安贫老此身。 喜见熊罴占吉兆,特劳车驾到江滨。 归周已觉年将迈,佐业宁知志独勤。 千载画图留伟迹,令人歌咏想精神。 注释: 1. 西伯访渭:周公姬旦在渭水之畔钓鱼。渭水是周朝先祖的发源地。 2. 乐道安贫老此身:乐于守道,安于清贫,度过余生。 3. 喜见熊罴占吉兆:看到熊和罴(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预示着吉祥。 4. 特劳车驾到江滨:特地驾着车子来到江边。 5.
杜甫游春 春天来到了皇都,万物生机勃勃,大地回春的景象令人陶醉。诗人杜陵仙客,心情愉悦,好怀开怀。他在郊外原野上漫步,欣赏着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湖海诗声属俊才 诗人在湖海之间吟诵诗歌,声音洪亮,才华横溢。他的诗声如同湖海一般宽广,充满了豪情壮志。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满目风云情淡荡 诗人站在高处,看着远处的风云变幻,心中却没有丝毫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