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家文献岂徒然,积德由来几百年。
闽郡析居嗟远别,琼台游宦属南迁。
衣冠济济光前哲,诗礼彬彬蔼后贤。
谱牒修明敦本始,曾孙什袭永相传。
【题解】
这是一首咏周氏族谱的诗。诗人通过对周氏家族历史和家风的吟咏,赞美了周氏家族世代积累德行、注重教育的传统美德。
【注释】
故家:有历史的家族。文献:指家谱和族史等记载家族历代情况的文字资料。岂徒然:难道是白白地?积德:积贮道德或功德。几百年:几百年的历史。闽郡析居嗟远别:在福建分居的族人感到离别之悲。琼台游宦属南迁:指周氏家族中有人在朝廷做官,因朝政南迁而迁居南方。衣冠济济光前哲:形容衣冠(即士大夫)济济满堂,为一代宗师。彬彬蔼后贤:意即文雅贤良充满门墙。衣冠(指士人)济济,形容士人聚集众多;光前哲,光耀前代的先贤;彬彬,形容举止文雅;蔼,形容和蔼可亲;后贤,指后代的贤人。谱牒修明敦本始:指家族谱牒修编得很好,使家族的基业始终如一。曾孙什袭永相传:意思是说,周家的子孙将祖上的遗产一一继承下去,永不断绝,永远传下去。
【赏析】
此诗以咏史诗的形式赞颂周氏家族的家风家学。首联“故家文献岂徒然,积德由来几百年”二句,点出周姓家族世世相承,家谱修得非常完备,并且强调这种修谱的传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颔联“闽郡析居嗟远别,琼台游宦属南迁”,描绘了周氏家族中有人因为做官南迁而与故乡分别的情景。“闽郡”泛指福建一带,“琼台”则是指海南岛。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那些远离故乡、在外漂泊的周氏家族成员的深切怀念之情。
颈联“衣冠济济光前哲,诗礼彬彬蔼后贤”二句,则是对周氏家族文化传统的赞美。“衣冠济济”形容周氏族人的学识渊博、风度翩翩;“诗礼彬彬”则是指他们讲究礼仪、崇尚文化。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周氏家族世代积累的道德和知识,也体现了他们注重教育的传统美德。
尾联“谱牒修明敦本始,曾孙什袭永相传”二句,是对周氏家族未来发展的期望。“谱牒修明”意味着家族的家谱修编得很好,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曾孙什袭”则是指周家的子孙将祖上的遗产一一继承下去,永不断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周氏家族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家族的传统美德,为后世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