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
半江鼻观已前知,恨不身先急棹飞。 虽则梅花不全见,妙香满载野航归。 诗句解析与背景 - “半江鼻观已前知”: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景象或事件的预见性。"半江"可能指的是江面的一半,象征某种即将发生的事物或现象。“鼻观”可能指的是通过嗅觉来感受或预知,这里的“前知”表明有一种超越感官的洞察。 - “恨不身先急棹飞”:诗人表达了一种迫切的愿望和情感,想要亲自体验或参与即将发生的事情
【注释】 1. 飞梦风翻絮:梦中,风把飘飞的柳絮吹得翻卷。梦,比喻虚幻。 2. 浮生浪卷萍:浮生,人生如梦,如水中的浮萍,随波逐流。 3. 西尘黯沈日:西,指西方的天空;尘,尘世;黯沉,阴暗、阴沉;沈,落。日,太阳。 4. 双照泪荧荧:双照,相互照射;泪,指眼泪。荧荧,闪烁的样子。 【赏析】 《挽虞丞相》是一首悼亡诗,作者通过描写虞丞相生前与死后的景象,表达了对虞丞相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这是一首以荷花为题的赠答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翻译: 荷柳松竹赠答 其一 仆赠荷 仆人赠予荷花,我的好友多清阴。 为我生凉飙,寒辉相荡摩。 为你吹来凉爽的风,寒光相互撞击闪耀。 注释:仆:这里指诗人自己。荷:荷花。柳:柳树。松竹:松树和竹子。清阴:凉爽的阴凉。凉飙:凉爽的风。寒辉:寒冷的光芒。荡摩:互相撞击、摩擦。欹(qī):倾斜。玉盘:用玉制成的盘子,这里比喻荷叶。白玉粒:白色的莲子。
半腰已自见全身,但要当人着眼明。 觑到梅花头上上,十方同是玉为京。 注释: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半腰的地方就能看见整株梅花的全貌,但是要想看到它的全部,就必须从人们的视角出发。当你真正看清了梅花的全貌,你会发现它与佛性、道性一样,都是纯净无暇的。 赏析:王质的《题李赞可掀篷梅轴二首 其二》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寓意了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梅花的形态独特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昔日兰亭畅惠风,至今不与庶人同。 - “兰亭”指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人雅集之地,即东晋时期的兰亭。“畅惠风”指的是当时的文人在兰亭畅享自然之清风,享受着愉悦的交流和创作氛围。“庶人同”则是指这种雅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限于贵族或者高官显贵,而是普通百姓也可以参与其中,体现了文化的普及和社会的进步。 百金五字都休问,修竹清湍在眼中。 - “百金”指的是大量的财富
注释:看不见梅树的梢头,也看不见它的根部;北斗星横斜在咫尺之间,但我仍然不能攀折它。掀起船篷为何要掀起篷盖?任凭江风吹断我的魂魄。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借咏梅抒写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之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写不见梅梢和梅根,暗喻自己无法见到皇帝,而只能遥望,这一句中“不见”二字用得非常妙。次句写北斗星高悬,但自己却无法攀折。第三句写掀篷何自掀篷,意思是说
诗句原文: 老龙飞去葛家陂,尚有龙儿戏锦衣。 只恐世尘吹不尽,世尘吹尽听龙归。 注释解释: - 老龙飞去葛家陂:这里的“老龙”象征着曾经显赫一时的存在,而“飞去葛家陂”则表明了其最终的离去。这里的“葛家陂”可能代表了某个特定的地点或事件,使得这条龙得以离开。 - 尚有龙儿戏锦衣:这里的“龙儿”可能指的是某一位年轻的贵族或贵族之子,他们仍然拥有华丽的锦衣
注释: 新翻的妆容微变,就像寿阳妆一样。喜色横斜在水一方。点破冰肌愈清绝,月明无处着清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黄香梅为题,描绘了春天的梅花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梅花的美丽和香气。 首句“新翻微变寿阳妆”,用寿阳妆来比喻新的妆容,暗示了季节的变化。春天的到来,使得人们开始换上新的衣服,迎接春天的到来,就像换了一个妆容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题晁子止侍郎小横轴江路野梅数枝 西楼何自有江声,安得梅花的皪明。 斗转参横无定舍,侍郎行处亦随行。 注释:晁子止是诗人的朋友,他的字号为“侍郎”。诗人在西楼上远眺,听到了江水的声响,这声音仿佛有节奏感,就像人的声音一样,让人感到十分亲切。他想象到如果晁侍郎能像梅花一样,那一定会更加美好。月亮转动,星星闪烁,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是只要晁侍郎走到哪里,那江水的声音就会随着他去到哪里,就像他的脚步声一样
“低篷掀起凑平沙,略见玲珑八九花。自有青天衮明月,灵台长见影横斜”。 《题李赞可掀篷梅轴二首 其一》是唐代诗人王质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王质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