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
```text 昔卧隆中今渭湄,真龙长御快风飞。 出关吹碎儿郎胆,安用军师更指挥。 ``` 译文: 曾经隐居于隆中,今日身处渭滨,真是龙潜于世,翱翔天际。 走出关口,疾风如剑,击碎儿郎之胆,无需军师再出谋划策。 注释: - 隆中(地名):指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位于今天的四川南阳。 - 渭湄(水边):渭河的岸边,这里代指襄阳地区,因为古时称襄阳为樊城。 - 真龙:比喻有才能的人。 - 长御快风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蒲葵,即棕榈;猎猎,形容风声飒飒,草木摇动;蟾宫,指月宫,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中为“蟾宫”。此句意为:蒲葵的扇子轻轻摇曳着野风吹上月宫白玉楼阁。 想见:想到;想见东山红粉里:想见到在东山一带的女子们;超然:高远的样子;风流:风度翩翩;此句意为:想到那些在东山一带的女子们个个都是风流倜傥。 【答案】 蒲葵扇 轻蒲猎猎野风秋,吹上蟾宫白玉楼。 想见东山红粉里
注释:端坐的君主无语句,台舆仆隶闹喧阗。希声绝想忘言处,海水墨山书不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中的主人端坐在宫殿之中,周围没有一句言语,只有台舆仆隶在喧闹喧阗。这让人联想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仿佛主人已经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纷扰。而在那希声绝想的静谧之地,海水与墨山都显得模糊不清,仿佛是一幅无法完全书写的画卷。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淡泊和超脱世俗境界的向往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手法,如意境、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同时,也要学会从题目入手,了解作者的情感,然后分析诗中的意象以及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最后再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来理解。本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玉兔宫、萧萧秋风、紫翠和掌中之花。 (1) 玉斧修成玉兔宫,萧萧无日不秋风。 玉斧:指用玉做成的斧头,这里代指雕刻家。玉兔宫
注释:七宝扇,是古代一种用珍贵香料制成的扇子。七宝指檀香、沉香、薰陆、苏合、丁香、郁金和龙脑等名贵香料。 万窍风:形容各种气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独特的香气。 灵犀:犀牛角,传说中只有犀牛才有的宝物。这里指用犀角制成的扇柄。 一点:指扇子的尖端。 通:连接,相通。 婆娑:形容舞蹈姿态优美动人。 红炉:红色的火炉。 雪:这里指燃烧的香炉。 清凉世界:指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 赏析
【注释】: 八字回环字字精,一规孤月半铢轻。 只应来自鲛人室,风动犹闻细浪声。 【赏析】: “纱扇”二字,点明题旨,为整首诗的引子。纱扇是古代的一种用薄纱或丝织品作成的扇子,其上常绘有精美的山水花鸟图案,以供人挥洒凉风。而本诗所咏者,乃一幅以纱扇为题材的画作。此幅画之妙处,在于其构图巧妙,笔墨灵动。 “八字回环字字精”,八字回环,是一种书法技巧,指将笔画进行重复,以形成一种节奏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注释】 和秋日即事韵二首:这是一首应和秋天景物的诗歌,共二首,这里选第二首。 初枫叶外数行飞:第一行写景,“初”字点明时间是早春时节,“数行”指树上的枫叶很多;“枫叶外”即树叶之外,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树高,二是说枫叶多。“数行飞”,用杜甫诗“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句意,形容红叶飘落之快,好像在飞舞一般。 瘦竹竿头一点黐:第二行写物,“瘦竹竿头”是指竹林中竹子挺拔,竿上没有多余的叶子
脱尽龙儿锦绣衣,一枝变化作千丝。 泠然不受人间暑,谁道清风有歇时。 注释:脱尽了华丽的外衣,如同龙儿一般轻盈飘逸;它变成了无数的枝条,化作千丝万缕。它静静地承受着人间的炎热,谁说清风会有一天停歇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竹扇变化的诗歌。诗中提到的“脱尽龙儿锦绣衣”,意味着竹扇在制作过程中被精心加工,最终呈现出一种既华丽又轻盈的外观。而接下来的“一枝变化作千丝”
【注释】白羽扇二首 其二:鼎足三雄各立时,卧龙腾起向西飞。渭川波尽摇明月,百万貔貅听指挥。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三国鼎立的局面。“鼎足三雄”是比喻,暗指魏、蜀、吴三国的君主刘备、诸葛亮、孙权等英雄人物,他们都在各自一方称霸,各自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卧龙腾起向西飞”,这是形容诸葛亮,他辅佐刘备,为天下三分鼎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后来隐居襄阳,被刘备请出来辅助国家,帮助刘备完成统一大业。
合欢扇 明月虽圆有缺时,合欢安有百年期。故令六六深宫女,泪落君前自不知。 注释: - “合欢扇”:一种圆形或近似圆形的扇子,最初用来祝福新婚男女幸福美满。 - “明月虽圆有缺时”:比喻人的情感,即使再美好也无法长久维持。 - “合欢安有百年期”:暗示了美好事物虽然短暂,但足以让人珍惜。 - “故令六六深宫女”:通过“六六”暗指宫廷中的女性,表达了她们被深宫禁闭、无法自由的生活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