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翥
诗句原文: 可惜听泉夜,还当残月时。 译文: 可惜在寂静的夜晚,聆听泉水的声音,此时正是残月高悬之际。 关键词注释: - 可惜:表达某种遗憾或失望的情绪。 - 听泉夜:指在夜晚倾听泉水的声音,营造出静谧、幽深的氛围。 - 当:正值,正好是某个时刻或时期。 - 残月时:指月亮即将落下之时,通常用来形容傍晚或晚上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听到泉水潺潺的声音
【注释】 紫微:即紫薇垣,指帝王宫禁。 学得:学得了、懂得了。 天文:天文历法。 云笼月照恨星稀:形容天空中月亮被云雾遮挡,星辰稀疏,给人一种朦胧而幽美的感觉。 病眼:视力不佳的眼睛。 【赏析】 这是首诗,全诗如下: 紫微 学得天文夜睡迟,云笼月照恨星稀。 而今病眼都无力,犹向檐边认紫微。 译文: 我学到了天文的知识和知识,晚上就睡得很晚,但总是因为天上的云和月亮遮住星星而感到遗憾。现在
诗句原文: 山寒一杯酒,岁晚两穷人。 译文解释: 在寒冷的冬季,我与友人共饮了一杯烈酒。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逐渐变得贫穷无助。 关键词注释: 1. 山寒:指天气寒冷,景色萧瑟。 2. 一杯酒:表示友情或慰藉。 3. 岁晚:年老时。 4. 穷人:生活困苦之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寒冷和饮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山寒一杯酒”暗示着环境的艰苦
注释:他无拘无束地在江南的路上行走,满身的雪花飘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江南道路上独自漫步的情景。首句“无端正踏江南路”形容诗人行走时的悠然自得、无拘无束,没有目的地随意行走。第二句“暮雪萧骚满客衣”则描绘了他在寒冷的冬日里,被暮雪和寒风侵袭,身上的衣服被雪和寒风打湿,显得萧索凄凉。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在江南的道路上行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注解】 百丈漈:位于浙江省天台县赤城山,因高百丈而得名,是天台山第一大瀑布。 断崖:陡峭的山崖。 撞舂:形容声音巨大而急促。此指山崖撞击的声音。 未近先看气象雄:在没有走近瀑布之前就能感受到它的雄伟壮观。 万壑:无数的山谷。 雷隐隐:雷声时隐时现。 雨蒙蒙:细雨密布的景象。 【赏析】 《题百丈瀑》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百丈瀑布飞溅而下的壮美景色
【赏析】 出句“出户春光刮眼明”,描绘了一幅春风吹拂、万物复苏的田园景象。诗人走出家门,迎面而来的是明媚的春光,让人感觉眼睛都要睁不开了。这里的“刮眼明”形象地表现了春风的力度和速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次句“远云迟日庆初晴”,则转入了天空的景象。诗人抬头望去,只见远处的云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格外明亮,太阳也迟迟不肯落下,仿佛在庆祝春天的到来
【译文】 濑水寒冷,隐藏鱼鳖,庙宇古老,惊动龙蛇。 【注释】 濑:溪流、河流。寒:寒冷。隐:躲藏。鱼鳖:指鱼类和甲壳类水生动物。动:惊动。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溪流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前两句写景,后一句抒情。“濑”是溪流的意思。“寒”字点明时令,说明天气已经很冷,溪水也冻得结冰了。“鱼鳖”指水中的动物,在严寒的冬天,它们都躲到深水里去了,因此看不见
【注释】 1.干,通“寒”。 2.北乡:指北方水乡。干归路:即干道。 3.鸲鹆(qúyù):俗称“文鸟”,一种嘴尖的小鸟。 【译文】 远山的马首尚且相随,近岸迎人之势却反而回。 喜鹊啄食松子落,彩虹饮过水声来。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风光。首句写远山与近岸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颔联以动物行为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水乡的美景;颈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注释】秋明:秋天的银河。河汉:银河。斗:北斗星。 【译文】秋天的银河在天外闪烁,明亮的月亮靠近南斗星旁。【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小诗。首句写银河之秋景,以“秋”字起笔,用一“明”字点出秋日银河的明亮,使人联想到皎洁的月光,仿佛可以望见银河中流泻的银波。次句写明月近傍南斗星,用一“月”字点出秋夜明月的清冷,使人们想象到那如玉盘般的明月挂在天际。此诗意境高远而清新,语言简洁而优美
虞美人 生犀百万环帐立,漏声未残楚声急。 拔山男子心转柔,夜倚芙蓉秋露泣。 注释: - 这句诗描述的是战场上的紧张气氛,生犀(犀角)百万颗,环绕着战帐矗立,而漏声和楚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紧迫。这种场景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使人感受到士兵们心中的不安与焦虑。 - “拔山”意味着力量强大到足以拔起大山,这里比喻男儿之志气高远。但“心转柔”则表示在激烈的战斗中,男儿的壮志被消磨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