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城中风雨骚屑不我容,相约来登湖上之高峰。 江山湖海向我共磊落,安能苦吟寒菊花蒙茸。 前辈豪兴较我更十倍,先使研中硬语除纤秾。 近来尘疴不药而自愈,惟觉高秋爽气来相逢。 忆昔策马秋过华不注,徐君与我健足皆无筇。 直穿百丈石壁龙洞出,岩下馀客瑟缩不敢从。 又曾登岱题字摩崖下,篮舆出入动与云霞冲。 其时正值九月上弦后,足底罗列万朵青芙蓉。 即今石笋峰前树奇绝,焉比对松岩外之长松。 诸君有未游者有游者
钱塘江上秋潮生,送我直到桐庐城。 七里泷中秋水落,留我卸帆泷口泊。 列戟危樯二十枝,夜深灯火惊溪壑。 过船宾客衔深杯,水云昏黑诗情颓。 天明梦醒入泷口,两山直夹蓬窗来。 面山阻水绝无路,多恐前舟误行去。 山回水折路忽通,舵楼巳失才行处。 吁嗟此水何时通,松云石壁开鸿蒙。 客星敛曜卧不起,坐令列宿全其功。 出泷尽行七十里,赖有清风半帆耳。 两行翡翠敞疏岩,十顷玻璃湛平水。 此时秋气压生纸
玻璃窗暖书盈榻,晶盘玉碗花瓷合。 刀圭轻拨印泥开,一勺芳脂浸红蜡。 秦家玉钮汉金龟,五色泥封天上词。 湿抺红沙翻缪篆,未知佳制刱何时。 宋人抺印犹调水,谁炼丹膏落缣纸。 银绶三年艾吐绵,箭锋九转朱飞紫。 云笈真沙苏合油,销凝暑日又经秋。 珊瑚枝共明珠碎,琥珀花同桂屑投。 象牙缕字轻铜刻,花乳灯光斗新式。 谱上朱文榻两京,乌丝阑压燕支色。 读画钤诗露宝光,卷中磊落扇头香。 若无研北花南趣
梅花三万树,春洲长九里。 上接戴山松,下照桐江水。 目力所不到,花势殊未已。 雪光晴不落,香海浩无底。 诗人夸邓尉,较此百一尔。 卸帆登中洲,渐入深林里。 十围合抱圆,数丈拔地起。 拂帽更碍路,眩转聊徙倚。 四顾无所见,惟见万花蕊。 万花争向人,一笑亲颜喜
栝苍之山应天符,粤惟群仙之所都。 轩皇既远洞天闭,何处尚有仙人闾。 我来茭岭叠足望,但见青峰万丈矗立东南隅。 是时仲春日已炙,阴岩起蛰蛟龙苏。 盘厓百里直到郡,触石巳见云合肤。 一日二日雷车驱,三日四日雨始濡。 春城夜听溜滂沛,北天昼看烟模糊。 遥知风门天井响飞瀑,溅起万斛光明珠。 穿林度樾散成雾,湿气冱结松千株。 棠溪管溪流并急,箭发不受山萦纡。 阳开阴闭复几日,此时真有群灵趋。
我闻练水城东南,就中小结南华庵。 南华散仙据梧坐,濠梁之乐情所谙。 玉峰徵君极好事,直款静寄轩相探。 云溪之妙不可说,请君拂𥿄以笔谈。 溪上白云四时好,今当初夏犹浓酣。 雨晴风软懒欲卧,横空大雪堆青岚。 忽然低飞压茅屋,绿榆翠竹相交参。 此时宾主静无语,惟见毛颖挥毵毵。 山中白云赠陶隐,南方草木归嵇含。 云溪颇拟范摅宅,若作友议应成三。 南华仙才不久驻,徒令和者悲而惭。 姚江学士又化去
永嘉谢守弄奇谲,手擘石门山壁裂。 侵晨直上青云梯,一派寒泉迸龙穴。 崖头百丈直如削,逼令泉飞出其缺。 当其欲落未落时,冲击纷披忽三折。 坐教破碎飘轻清,不使浑沦成注泄。 偶经宿雨更争来,少得回风便旁掣。 横入云气派将断,影漏初阳眼尤瞥。 沾衣湿意诧沉阴,扑面清光仰霏屑。 何人拍手喝曰奇,若使彼惊少吞咽。 到地洒石无暄声,此石千年洗真洁。 澄潭半顷绿光净,如著一尘即污亵。 老僧新焙春中茶
一行分两戒,其南极雁荡。 重压沙海头,险扼东瓯吭。 永嘉山水滋,康乐尤清放。 度岭惟斤竹,缘溪阻修嶂。 天地惜灵秀,不易使人创。 及其终难秘,疏凿任灵匠。 已勒大通碑,更示讵那相。 坡公游山分,平生颇自仗。 惟以诗酬图,未足供跌宕。 龙湫百二峰,吾耳久知状。 窃疑形容者,奇幻言或妄。 今春渡瓯江,百里山海上。 瑶岭据海澨,风潮午初涨。 箯舆厉石梁,足底走咸浪。 晚程犹未歇,兹山已入望。
晓程将何之,四十九盘岭。 岭高盘愈仄,曲折若修绠。 肩舆未及上,相顾色已警。 陵𬗟惑回栈,心怯息尤屏。 不登丹嶂高,安见海天永。 白云翳人目,初阳生树影。 度岭入深谷,倏忽辟灵境。 譬若读古书,艰轖骤难省。 至于入之深,道指乃可领。 行行至招提,幽籁泛虚静。 中慄既已平,泉石生春冷
林薄无疏影,川谷莽回互。 崖转得新蹊,已惜忘旧路。 延缘入东谷,狭岭讵可度。 盘磴引高情,飞泉入危步。 停策如据鞍,双谷兼盼顾。 沉云散灵风,万石尽豁露。 伽蓝远扑地,蒙茸翳春树。 宿心既申写,景物相昭遇。 徘徊下层峦,岭脊难久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