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西楼行吟南楼坐,东楼晚饭北楼卧。 一家终日住楼台,微之诗少香山和。 犊儿随我弄笔来,我岂长公尔非过。 漫将小集学斜川,喜得溪山助吟课。 惜尔兄弟皆未来,纵有诗情远难作。 试将此卷写与之,方职端州此楼大。 题成推研笑沧浪,峡口羚羊挂云破
海珠台外珠江湾,夹岸万树荔子丹。 偶然小艇拨荷去,绿杉野屋围阑干。 红云低压白莲水,论园买夏邀人看。 劙枝不用纵猿摘,归来劝我还饱餐。 是时积雨净暑气,甘浆迸齿尤清寒。 黄蕉白藕且相避,案前堆满玻璃盘。 绿苞倒挂小香凤,冰珠探出鲛宫丸。 连枝带叶插帘户,譬在林下垂团栾。 新图一幅写幽净,我亦着眼生喜欢。 何时我可棹船去,清游叹息何其难
荔支湾中水几湾,荔支仙成十万丹。 我独棹船出江关,穿林拂叶来河干。 羊城六度荔子殷,昌华故苑今才看。 赤霞绛雪何斓斑,就树颇有游人餐。 柴门草阁见青山,雨馀五月江深寒。 野塘荷气清如蕳,白菡萏摇翡翠盘。 亭林静寂泉幽潺,况有黑叶垂晶丸。 夏游得隐荔树间,春游竹里吟檀栾。 归来写诗自解颜,为此枉驾真古欢。 若非避客来偷闲,尔亦叹我清游难
荔支生岭南,汉唐名已大。 味艳性复炎,尤物岂无害。 谁知五棱桃,清妙竟为最。 试告知味人,味在酸甜外。
天成半壁丹青画,幡然高向青天挂。 上古何人善画山,似与关荆斗名派。 此派浑同后世皴,造物翻师唐宋人。 认作名山反如假,审为古绘竟成真。 纵横量去成千尺,五丁直削平无迹。 古绢依稀染淡黄,峦头重㬪分青碧。 清漓一曲绕山流,来往何人不举头。 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 石渠宝绘几千卷,天上云烟曾过眼。 何幸湘南见此山,眼福如今还不浅。 山旁刻石擘窠书,鉴赏标题始自吾。 后人来看道光款
武仙历千载,乃产此巨藤。 峡夹右江水,一藤横可縆。 昼沈夜浮渡,妖由乱人兴。 谁其断藤者,桓桓韩中丞。 断藤复段截,造鼓示创惩。 中空冒以革,围量丈五绳。 衅以老猺血,十里闻鼟鼟。 皋陶不用木,坐令鼛弗胜。 阳明来驻节,应叹见未曾。 军门复东徙,与民不犯凌。 峡中无伏莽,野烧宵如镫。 土民耕古寨,有产亦可恒。 裹盬与卖桂,此外非所能。 东归过旧府,复访此鼓徵。 大昕郡楼上,诸将同来登。
剡溪百步宽,积雪寒流壅。 我舟陷其中,尺寸不可动。 岂无桨与楫,力士失其勇。 非冰畴敢履,少涉即没踵。 此时计舂粮,如珠但盈捧。 四顾绝人迹,惟见玉山耸。 南中春水暖,岸草媚丰茸。 为想下天台,轻帆坐中拥。 岂料三日雪,寒压山川重。 事势变莫测,及此乃深悚。 所以海上寇,吾忧在瓯甬
我家读书处,团云盖老屋。 兹复来吴山,绕屋列嘉木。 巳当众芳歇,万叶成一绿。 北窗人意闲,琐碎摇晴旭。 疏雨过南楼,蕉桐滴鸣玉。 半年劳簿领,春笋积成束。 赖此清荫浓,稍可障尘俗。 隔帘影逾净,下阶凉更足。 不知此何时,但见青梅熟
空山寂无人,同云闇然合。 微雪何荒寒,僧境颇宜腊。 翩翩群屐来,开堂见老衲。 炉火爇松明,茶烟出禅榻。 煮笋出山去,湖光更萧飒。 橹声动烟水,如与雁相答。 山楼对南屏,万树拥一塔。 窗虚众影归,怀冲雅情洽。 古人重清游,良贵朋簪盍。 寄言儒家子,禅悟不可杂
冰凌塞溪壑,积雪明群山。 饱饭被复陶,犹觉此地寒。 矧兹灾馀民,食少衣复单。 庚申夏六月,风雨夜漫漫。 山海本交错,蛟龙出其间。 夷寇荡颇尽,婺栝民亦残。 狂流破山出,百道开巑岏。 平地水一丈,墙屋崩惊湍。 漂人及鸡犬,决冢浮窆棺。 清畎为石田,沃土成沙滩。 万顷稻始花,擢拔同草菅。 客如疑此言,试看高树端。 树端枝杈桠,稿秸犹交攒。 尔时不死民,垂泪呼长官。 长官发仓谷,仓破谷不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