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和李校书沐川三绝其二 魏了翁 花时乘传奈边心,撩弄新诗逼少陵。 诗到湖边春未老,不禁春思也微吟。 译文: 春天花开时节,我乘着马车前往边关探望友人,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当我抵达边关后,发现友人正被新诗所撩拨,无法平静,这让我更加思念起远方的朋友。当我走到湖边时,发现春天的气息依旧浓厚,于是我不禁开始轻轻地吟唱起来,抒发我的思念之情。 注释: 1. 花时乘传奈边心:春天花开时节
【注释】 贻:赠送。庐陵:即江西吉安一带。术士:古代一种以占卜星相为职业的人。冯椿:字子高,庐陵人。韩愈《赠崔立》诗中有云:"我送故人南浦时,手持杯罇劝人归。"可知韩愈与冯椿是朋友。 月宿南斗、岁在巳辰:据《晋书•天文志》载,北斗七星中的南斗六星有斗魁二星,其位置在中天时正南方,斗柄所指,即为子时,而寅时则在子时之后,所以称"月宿南斗",谓此月之朔日应在南斗。郑玄死:郑玄,东汉经学大师
【注释】 蓬蒿:蓬草,蒿草,指野草。晓霜眠:在早晨的霜气中睡觉。玉立孤标:像玉那样洁白直立。汉绮园:汉代华丽堂皇的园林。月澹风轻云欲压:月亮清冷,风儿轻轻,云彩低垂欲遮住月光。精神千古对羲轩:精神可与古代圣贤媲美。 【赏析】 这首诗写梅花的傲岸和高洁。首句写梅花在早霜中开放,不怕寒冷,不惧严霜;次句用“玉立”形容梅花的纯洁高雅,用“汉绮园”比喻梅树挺拔秀丽的风姿。三
注释:天然的韵律在高寒中耸立,面对松树和红楠来寻找朋友。 直接表达的话语人们难以理解,常常被当作美好的花朵看待。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赞美梅花的高洁品格、坚韧不拔的品性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梅花之口,表达了对那些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的人的讽刺。整首诗意境清雅,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plain 静看青山簇髻鬟,动观碧水漱潺湲。 若教此景来酆鄗,争夺应成触与蛮。 注释: 静:静静地看 簇髻鬟:形容山峦的轮廓像女子的头发一样,层层叠叠 动:指水流的流动 漱潺湲:水流的声音像是在漱口 若教此景来酆鄗:如果这个美景来到了酆鄗这个地方 应:应该 争:争斗 争奋:争夺 成:成为 触与蛮:冲突和混乱的部落 赏析: 这首诗是魏了翁对李校书沐川三绝中第一首《静看青山簇髻鬟》的回应
【注释】: 1. 炎威:炎热的暑威。 2. 翕翕: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也指热气蒸腾。 3. 鏖人:困恼人们。 4. 西风:秋风。 5. 岩扃:山岩的门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以杨崇庆为对象,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的感慨之情,并把这种情感融入诗中。首句写暑气正盛,使人烦闷;次句点出只有秋风能吹散酷暑带来的烦躁不安。三、四两句写诗人被秋风拂醒,感到精神振奋,于是挥笔写下这两句诗,寄给外舅杨崇庆
【注释】: 见贻 :赠送次韵张太博 : 给张太博作的诗,是应和之作,即按原韵写诗。见陆游《剑南诗稿》卷五十七。张太博,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见《剑南诗稿》卷七十六《送张太博》。 贻 :赠与,这里指赠诗。 其二: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别后几如隔世人”,是说自从分别之后,就像隔在人世之外一样,彼此都感到疏远了。 清风 :清凉的风。 应傍 :应当。 笑谭 :欢笑地聊天。 明月 :明亮的月光。
注释:我遥观千年,苦于无人赏识,只能窥见那微不足道的一点。我的文采虽隽敏,却被文风所误;我的见识虽然高明,却又被玄虚所锁。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眇观千载”,指诗人自视甚高,自以为有独到之处,却苦于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窥见一毫先有我”,是说自己的见解虽小,但已包含了自己的全部思想。接着两句,诗人以自责的口吻表达了对自身认识的不满。他以为文采隽敏固然可贵,但过于追求文采反而容易迷失方向
注释: 我常常妄自想象古人的事迹,但你如今却用力超过了我先人。 怎么能像现在一样从容自在,借你的玉匙打开心灵的关锁。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先贤敬仰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子”代称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诗人说:“我常常妄自想象古人的事迹”,表达了他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他感叹道:“你如今却用力超过了我先人”,这表达了他对先贤们的深深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先贤们无尽的怀念。诗人接着写道
注释:玉节行进在春天的田野上,春意正浓。边关的士兵挥舞着红旗,旗帜在风中飘扬。我何时才能像平定敌人那样,率领官吏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剪掉那些阻碍我们前进的寒风呢?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边疆将士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边关的壮士和春风融为一体,展现了他们勇往直前的气势。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像平定敌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