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宿南斗韩愈生,岁在巳辰郑玄死。
二人言命是邪非,我欲质疑于孟子。
【注释】
贻:赠送。庐陵:即江西吉安一带。术士:古代一种以占卜星相为职业的人。冯椿:字子高,庐陵人。韩愈《赠崔立》诗中有云:”我送故人南浦时,手持杯罇劝人归。”可知韩愈与冯椿是朋友。
月宿南斗、岁在巳辰:据《晋书•天文志》载,北斗七星中的南斗六星有斗魁二星,其位置在中天时正南方,斗柄所指,即为子时,而寅时则在子时之后,所以称”月宿南斗”,谓此月之朔日应在南斗。郑玄死:郑玄,东汉经学大师,精通今古文《尚书》《毛诗》《周易》,著有《三礼注》《论语注》等。《后汉书•郑玄传》载,郑玄卒时,”门生故吏自远方至者数千人,莫不流涕。四方闻者,莫不废书而叹曰:亡郑易得,失郑难复!”
二人言命是邪非:指韩愈和冯椿两人争论谁的命数更准。孟子(孟轲):名轲,邹(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著名哲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赏析】
此诗为韩愈赠给友人冯椿之作。诗人在信中对冯椿说:“你和我都是算命先生,我们两个人都想知道,自己的命是不是真的。”这一句是全诗的主旨。
“月宿南斗韩愈生,岁在巳辰郑玄死。”开宗明义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两人的情况。“月宿南斗”点明了月份,“韩愈生”说明韩愈出生的时间是在南斗星座;“岁在巳辰”表明了年份。“韩愈生”和“郑玄死”分别指出了韩愈和冯椿的生辰,这是信中要询问的问题。
“二人言命是邪非,我欲质疑于孟子。”韩愈首先提出疑问,想要向孟子请教自己的命运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二人言命是邪非”指的是冯椿和韩愈都想知道自己的命是否准确。“孟子”在这里指的是冯椿。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在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提倡仁义,反对暴政;主张仁政,提出“施仁政于民”的观点;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主张实行王道,反对霸道。孟子的思想对于当时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语言简练,结构严谨,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两人的对话过程,并从中感受到两人对命运的不同看法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韩愈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对知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