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 魏了翁笔下岁末感怀 蜀人谁不望西还,何事天公独我悭。两度来逢单瘀岁,腥风血雨满人间。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时局的无奈。首句“蜀人谁不望西还”,意味着无论是哪一方的蜀人,都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但现实却是战乱频发,人民深受其苦。而“何事天公独我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意的困惑,为何只让诗人承受这一切,而非他人?这种疑问充满了悲愤和无奈。接着
释义: 我与虞退夫的交往已经很长时间了,他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 蜀人谁不望西还,为何天公独我悭。 将军元自敬延年,明主何曾弃浩然。 自分康时了无策,故山多少未芸田。 诗句注释: 1. 蜀人谁不望西还: 蜀地的人,没有谁不希望回到西边。 2. 明主何曾弃浩然: 圣明的君主,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浩然之气。 3. 自分康时了无策: 自己认为自己在安康时期没有策略。 4. 故山多少未芸田: 故乡的山峦有多少,尚未被开垦成农田。 译文:
诗句大意是: 长叹熙、丰年间的圣君明政,却偏要轻举妄动。谁能为这乱世提供借鉴,让男儿们尽力挽狂澜。 注释: 1. 长叹熙、丰年间的圣君明政:这里指的是北宋时期,以宋神宗和宋哲宗两代君主的统治时期。 2. 偏轻偏重几番船:这里的“重”指的是重视,而“轻”则是轻视。诗人批评那些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过于依赖经验或传统,忽视了对新情况的深入分析和应对。 3. 谁能装载亭匀了
注释: 题罗年能:指在《罗氏堂中六友图》上题诗。 罗氏堂中六友图:指唐代诗人罗隐的《罗氏堂中六友图》,画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六位诗人。 要求纸尾数行书:要求在画的最后几行留下自己的诗句或评论。 若于此味真知得:如果真正理解了这首诗的意境和韵味。 着甚言词乞与渠:不需要用华丽的词语去修饰或赞美它,因为真正的理解和欣赏应该来自内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
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圣贤思想的传承与反思: ``` 太极光阴不计年,圣贤千古此周旋。 九夷自陋吾何与,长在回瓢点瑟边。 ``` 这首诗的译文是:“太极的时间不计算岁月,圣贤的思想代代相传。我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心向往之,如同长久地坐在琴旁,轻轻拨动琴弦。” 注释如下: - 太极:哲学概念,指宇宙的根本原理。 - 光阴:时间。 - 周旋:周旋,即应对、处理。 - 九夷
已是秋阴误有年,泰交倏变震乘乾。阿香夜夜惊春梦,推出新悲上鬓边。 译文: 岁月似乎已经迷失了方向,恍若一场秋雨带来的阴霾。突然之间,命运的巨轮发生了剧烈的转变,仿佛天地都为之震动。阿香(可能是某种象征性生物或物品)每晚都会让我陷入深深的春梦,醒来时发现新的悲伤正悄悄爬上我的双鬓。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
【注释】 1. 越乡:指越地,即今浙江一带。2. 郭君:指郭璞。3. 荆州:今湖北江陵县。4. 放麑:古代传说中,鲁国有一个人名叫曾参的人养了一头鹿,他爱鹿如子,把鹿放在自己身边。后来有人偷走了这头鹿,曾参便追到那个人的家,将偷鹿的人杀死,以示对朋友的不背叛,后称这种忠诚为“放麑”。5. 累岁留:指在荆州任职多年。6.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解析】 这是一首贺寿诗。虞退夫,即虞集,字伯生,号邵庵,信州玉山(今江西上饶)人。元末避乱居吴下,后隐居杭州之云栖寺。至正初为翰林国史学士,兼经筵官,官终奎章阁侍御史。虞集与杨载、范椁、揭傒斯并称为“元代四大家”。 虞集《寿虞伯生》诗原文: 尚记扁舟下古渝,兰芽秀茁媚庭除。 跕鸢声里惊重见,玉粹扬休伟丈夫。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友人生日时写来祝寿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意境,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宇宙的深刻思考。魏了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图景,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到的艺术风格。 注释:从渠满腹贮千年,遮莫挥毫动百篇;入到圣门无一事,东西日月自行天。 赏析: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