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诗句解读】 次李参政:指诗人在李参政的府上作客时所作的诗。次,指次序,这里指作品。 天地之心万物灵:天地之心即天地之心性,万物灵即万物具有灵气,这里指的是自然界的万物都具有灵性。 世间难得是人身:世间难得是人的形体,这里指的是人能够拥有形体是一种难得的事情。 面前放过知何限:面前放过就是眼前所见之事物,知何限就是知道有多少? 好与光明做一巡:好与光明做一巡就是将眼前的美景和光明欣赏了一番。
【注释】 童涸:指秋天的河流干涸。勾尖:草木初生时尖端细长,像勾一样,形容草木刚出芽。阴机:指天地万物的生机。阴气消失,阳气上升。雷居地:指春雷在地下轰鸣。月魄:月亮。崦:山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两句描写了秋末冬初的景象,后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清新
注释:自从离别后,满眼都是官场的繁琐事物,我想象着自己在湖边站立。在文坛上,时常会传来骚将令,让我感到忧愁。 赏析:诗人以“想像”开头,表达出自己因被贬谪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无奈和悲伤。接着又描绘了在湖边的玉立身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己的形象。最后两句则直接点明自己的愁绪,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扶: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神木。 阴:树荫,此处指树的北面。 三万丈:夸张的说法。 晓光绝出众山尖:晨曦的光芒从群山的顶端射出,照在扶桑树上。 分明:清楚明白。 大路:大道。 掌:手掌。 朝发昆仑夕至崦:早晨离开昆仑山,傍晚就可以到达崦嵫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借赞颂扶桑树之高大,暗讽李参政之高升,表达了他对自己前途充满信心、乐观向上的心情。 首句写扶桑之高
竹外皋禽相与和,湖边沙雁自由飞。 美人醉踏梅花月,笑领明年春事归。 注释: 1. 竹外皋禽相与和:在竹林之外,野鸡和其他鸟类相互鸣叫,和谐相处。 2. 湖边沙雁自由飞:湖边的沙地上,大雁自由地飞翔。 3. 美人醉踏梅花月:美丽的女子沉醉于赏梅之乐,踏着月光行走。 4. 笑领明年春事归:笑着迎接明年春天的到来,期待着春天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象
【注释】 过眼浮云:指眼前事物像云一样转瞬即逝。齐剑吷:指宝剑的锋利。会心真趣:指领悟到了事物的真谛。炉尖:炉灶的尖端,此处代指南岳山。羲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这里指伏羲时代。弭节:驾着车缓缓行进,表示从容不迫的样子。日景方中:太阳高照,光线正中间。崦(yān):山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南,是终南山的支脉。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在游览华山时所看到的景色,以“浮云”“利”字作比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一次宴会上,应李参政之请写的。当时,他正与郑亚一起担任翰林学士,两人都以才名显赫,所以李商隐便写了这首《次韵李参政》。 新诗妙处古人过,节制场中老伏波。 枯肠亦知费搜搅,奈此风景触拨何。 注释:诗人在宴会上,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七绝。“新诗”即指他的诗歌,“伏波”指李广,李商隐的朋友,也是当时的名士,以豪放著称。 首联两句写宴会上的诗歌创作。“新诗”即指他的诗歌
注释: 1. 行有尚时观习坎:意思是行走要有节制,观察学习“坎”卦。坎为水,象征危险,需要小心谨慎。 2. 不终止处认兼山:意思是无论何时都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就像面对险峻的山峰一样坚定不移。 3. 止中自有流行好:意思是在坚持自己的道路上,自然会有好的发展和结果,不必过于担忧或者忧虑。 4. 不在从违用舍间:意思是不必过分在意是否遵循传统或者选择某种方式
注释:李参政的书信寄给了我薛公的诗,他的胸怀和志向让我深受感动。 所谓的伊人(我思念的人)在空谷之中,他就像一位闲适自在的公侯,但我不知道何时能够再次相见。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收到友人李参政的书信后所作的次韵诗。诗人通过书信与友人交流,抒发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书来寄我薛公诗,磊落襟期尉我思”。诗人收到李参政的书信,信中寄来了薛公的诗作,这让诗人感到十分激动
【注释】: 漠漠烟尘连北道,幽幽草树蔽南山——漠漠:模糊不清的样子。 照人明月长无寐,绕遍清风五百间——无寐:没有睡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北方的边陲风光。首联“漠漠烟尘连北道,幽幽草树蔽南山”描写边陲荒僻之地,草木丛生,烟云迷茫,一派荒凉景象。第二句“照人明月长无寐,绕遍清风五百间”,描绘了月夜之中,清风徐来,环绕在四周的情景,让人感到宁静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