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注释】 (1)凤咮朝阳:凤凰在朝阳里鸣叫,比喻才子。 (2)鸡鸣风雨:指风雨之交鸣。 (3)藐藐大钧:指大自然的规律和力量。 (4)有才动与厄相期:有才能的人遭遇挫折,但终将有所作为。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酬答诗是诗人应友人之请而作的。这首诗是酬谢朋友的赠答之作,其酬答的方式就是用韵律相同的诗句来回答。此诗以对偶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一声凤咮朝阳里
【注释】: 1. 二月十九日席上赋:指在二月十九日宴客时赋诗。 2. 昨宵浑不遣花知:昨夜没有让花儿知道。浑,全。 3. 畚锸(běn cǎo)和根带露移:用畚锸把花挖起并带着露水移走。 4. 睡里骊珠醉中屐(jī):梦里有骊山的珍珠,喝醉了脚穿木屐(古代的一种鞋)。 5. 想花失在未醒时:想象花儿丢失在没醒的时候。 【译文】: 昨天夜里没有让花儿知道我来了,用畚锸把花挖起来带着露水移走。
【注释】 堆案文书长引睡:堆满了案头的文件,令人昏昏欲睡。 起来搔首乱鬙:起身时抓抓头发,头发散乱。 眼明嘉卉纷纨绮:眼睛明亮得像美丽的花朵,五彩缤纷的丝绢。 竟是修篁耸棘矜:简直像挺拔的竹林,显得十分威武。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于诗人罢官闲居时。画面上一位官员正在整理文件,他的眼睛明亮得象是鲜花一样,他的头发五颜六色,犹如绚丽的绫罗绸缎。他刚刚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来,头发散乱了
【注释】 群蜻:指蜻蜓。海上迎机舞:指蜻蜓在海上翩翩起舞,好像在空中迎接什么。双雁:比喻人,指像双雁那样高飞远走。避弋:避开射箭。荦荦(luò):突出的样子。识:识别、赏识。滔滔:形容人世的纷扰和污浊。斯:此,指人世间。归:归宿,指归宿何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退居家乡后所作。前两句写自己虽身在尘世,但心如明镜,能识得世间万物,不为外物所动。后两句写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解析】 “甫田之田”句:甫田,地名。《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此句用《诗经》中的句子,以起兴。 “大国之郊”句:大国,指鲁国。濯濯,草木茂盛貌。 “养且难成摧则折”句:言养之不易,成就亦非易事,而一旦摧折,则更不堪设想。 “宁居材与不材间”句:宁可居于有用的材料和无用的材料之间。语出《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注释:书遂宁何氏稳兴斋。 巫峡孤舟嫌太重,山阳小艇又偏轻。 直须装载停匀着,更要其间御者平。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是诗人对所要写的物件的形容和设想。“巫峡”句,以“巫峡”为喻,说明船身过长,会因重量太大而难以前行。“山阳”句,用“山阳”作比,说明船身太轻,容易翻覆。这两句既写舟,也隐喻作者自己,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艰辛和不易。中间四句是诗人对所要写的物件的描写。“直须”三句,写船的装载和驾驶
【注释】 二月十九日:即二月十九日是农历正月初九,古代人认为正月初九为“重阳节”,因此这天人们要宴饮。席:指宴会。赋:即诗作。荼蘼(tu méi):一种花,又名木香、山石榴。发:开花。堆:堆积。墙:指墙壁上。草牡丹:牡丹的一种,花瓣细长如丝,花色淡白如霜雪,故称。月照梁:月光映照着屋梁。都随人毁誉:全随着人们的毁誉而动。底处:何处。真香:真正的香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的诗
露渍风揉娇婀娜,烟笼日炙绿鬅鬙。 注释:露水打湿了花朵,风吹揉搓出它的娇媚姿态;烟雾笼罩着它,阳光烤焦了它的翠绿的发丝。 风流名字时方污,亦为仪容太不矜。 注释:因为有了这些缺点,它的名字才被玷污,它的仪表也显得不庄重。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梅花在春天绽放的美丽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梅花娇艳而不失高洁的特点。同时,诗人也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品格,即虽然受到世俗的污染
年光又见一百五,春意才馀十二三。 节物催人浑不觉,谩随白堕看红酣。 注释: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一半,春天的气息还剩下三分之一。节日的习俗让人感到不知不觉中,就像在白堕村观看人们饮酒作乐一般,全然不知岁月匆匆流逝。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时光流转、感叹春光易逝的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短暂美好的珍惜之情。通过对春光的描述,诗人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
注释:自从离别后,满眼都是官场的繁琐事物,我想象着自己在湖边站立。在文坛上,时常会传来骚将令,让我感到忧愁。 赏析:诗人以“想像”开头,表达出自己因被贬谪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无奈和悲伤。接着又描绘了在湖边的玉立身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己的形象。最后两句则直接点明自己的愁绪,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