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注释】重湖泛月:泛指湖光山色。重湖,湖面宽阔,水波浩渺;泛月,指月光倒映在水面上。 【赏析】“水月”都是佛教中所说的内景,是人的眼、耳等感官所不能见的幻境。入秋后,天气变凉,所以月亮特别明亮,也特别清辉照人。这里用“倍”来修饰“清晖”,说明入秋后,湖水更加清澈明亮了。 “世无善观者”,是说世上没有善于欣赏这种美景的人了。这是指作者自己,说自己没有能欣赏这种美景的人,也是自谦。“滔滔吾谁归”
注释:雨后的景色,山间云雾弥漫,瀑布从山上冲泻而下。 泽气蒸前山,起自肤寸微。 竞看千丈瀑,不悟片云飞。 译文:在雨后,空气中弥漫着水汽,山峰的雾气蒸腾而起,如同一丝丝细丝,飘散在空中。人们争相观赏那巨大的瀑布,它从高处直泻而下,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然而,他们却未能意识到,这些细小的水滴,正是从那片片云彩中飘洒而下,形成了这美丽的景色。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简洁的语言
【注释】 松径:指松树林间小道。筠:竹的茎干,皮青白色,有节纹如丝。 【赏析】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松径晚步》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米芾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松柏不惧雕饰之难,以竹与松相表里为喻,表达了作者对松柏的赞美之情。首联先写松柏之“不受雕”,次联再写竹子之“有筠”,三联则用“松”与“筠”相映成趣来表达作者对它们的喜爱。全诗语言平易,风格朴实,却能于平淡中见奇崛,于浅近中得深长
注释: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山堂旷望 山堂:指山中之堂,即山间别墅。 何观:什么可以观赏的,即能观赏到什么。 东生复西灭:东方生长,西方灭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首句“山堂有何观”,表达了诗人对山堂美景的赞赏。接着以四时交替、万物生长、衰落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感慨。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赵德安的《甲申露布告诛曦,丙戌巴台已磔禧》是一首充满历史感慨和深沉情感的挽诗。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辨析。下面逐一解读诗句内容及其背后的含义: 1. “甲申露布告诛曦”:在甲申这一天公布了讨伐叛逆的消息。这里的“曦”,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或者事件,而“诛”则是清除或打击的意思。这表明作者对某一事件或人物持有明确的态度
次韵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 诗人费思量,自然之奥妙 1. 天运自消息,诗人费平章 - 自然规律不可违,诗人需审慎对待 - 探讨天人合一之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2. 何花春不红,何草冬不黄 - 四季变迁显自然之美,无花无草亦显生命之力 - 反映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情 3. 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感慨 - 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
【注】南山:即终南山,王才臣隐居处。 庄敬日强斋:意即勤学修身的场所。 钻,用锐利的工具凿;锯,用木器砍削。 豁处:豁然开朗之处。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赞美王才臣在隐居生活里,不辞辛劳地读书学习,勤奋刻苦,从而获得知识,最后豁然开朗,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全诗以“山”为背景,以“钻”与“锯”作比喻,描绘了一幅勤劳刻苦、孜孜追求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王才臣的崇敬之情
注释: 临川:临川郡,地名,这里指作者。 数落花:多次看到落花。 康节:北宋名臣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若作荣悴观:把荣枯看作是一种现象,看待它就像看待生死一样。 此特:这只有。 赏析: 这是一篇咏物诗。诗人通过咏海棠花,表达了自己对生死荣枯的感慨。 首句“临川数落花”,以临川郡为地点,写出了诗人在临川郡观赏海棠花时的感受,同时也点出了海棠花的品种——临川红。临川红是一种红色的海棠花
醉妃索南内,玉奴毙东昏。 所以观物心,皇皇妙无门。 注释: 次韵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七绝: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次韵”一词表明这是他对黄侍郎所作诗的回应。 醉妃索南内:这里的“醉妃”指的是被废黜的皇后傅氏,“索南内”是指她被软禁在南内宫。 玉奴毙东昏:这里的“玉奴”指南朝末代皇帝侯景的儿子侯子鉴,“毙东昏”则是指他最终死于东昏侯萧宝卷手中。 所以观物心,皇皇妙无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注释: 过大安军黑水阻涨憩崇道观以需涨落乃济。 在渡过大安军时,遇到了阻碍涨潮的险情,于是停下来休息在崇道观中,等待涨潮过去。 川游不停息,雨集有满除。 川流不息,大雨滂沱,但依然没有停歇。 卓哉鄹鲁叟,即兹验功夫。 真是了不起啊!这证明了鲁直老人(指苏轼)的功夫深不可测。 赏析: 这首诗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期。苏轼在赴任途中路过崇道观,因天气骤变而滞留,于是便在这里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