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学生平时既要背诵又要默写,还要理解诗意,并能够灵活运用诗句进行赏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介寿”意为祝贺生日,“孙枝”指子孙后代。 【答案】 释义:你的儿子年纪虽不大,诗书却胜过富家子弟,你的妻子供他衣食,使他受到良好的教养。早晨的阳光照在盘子里像龙被火烹煮,你的生日是春天,你的堂房像玉一般珍贵。你的礼物都是天生地长的
注释:突兀修名磊磈胸,一鸣冠蜀未酬公。 十年解瑟无调瑟,百载张弓未弛弓。 剥啄门边谁主客,毕逋城上孰雌雄。 引吭为作朝阳瑞,携取香名寿乃翁。 译文: 突兀高大的名声如同巨石一样耸立在胸前,但尚未实现心中所愿,尚未报答恩人。 十年来弹过琴却未曾弹奏出和谐美妙的旋律,百年来拉过弓但未曾拉直。 敲门询问的人是谁的主人,攀爬城墙的人又是谁的勇士。 高昂的歌声仿佛是早晨的太阳带来的吉祥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答,同时还应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整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作答,切忌武断、生搬硬套,主观臆断。此题要求考生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并简要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翻译”“赏析”,要求学生不仅要翻译出诗句意思,还要进行赏析,包括内容、语言、结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以及诗句和译文的一一对应,同时在注释中给出关键词的解释: 1. 董侍郎 释义:这是诗题,指的是某位名为董的侍郎。 2. 潞公曩自蜀遄归,约仅逾年秉政机 释义:潞公曾经从四川迅速返回,约定只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掌握了执政的权力。"潞公"指唐代名臣王锷,曾任宰相,后被贬职。"蜀"即四川。 3. 当日燕毛谁与并,后来接踵未应稀 释义
虞万州生日 玉湖碧回环 六月寒飙撼屋山 玉湖面面碧回环,六月寒飙撼屋山。 跨鹤不随刀梦去,卧龙甘与壁梭闲。 渔樵是处便争席,利欲年来早闭关。 拂拭石君勤把酒,照人风节两孱颜。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玉湖面面碧回环”:描述了玉湖的美景,水面如镜般平静,四周环抱。 - “六月寒飙撼屋山”:六月的寒风猛烈,足以撼动山体。 - “跨鹤不随刀梦去”:表示超脱世俗的名利欲望。 -
诗句注释 1 “紫气飞骞一马骢”:描述董侍郎骑马时,仿佛有紫色的祥云伴随着他。 2. “当年轻下五云东”:表示董侍郎年轻的时候,就获得了很高的赞誉或地位。 3. “诗书意味江都相,琴鹤规模清献公”:这里的“江都”可能指的是董侍郎所在的地点,而“琴鹤规模清献公”则可能是对他品格或风格的赞美。 4. “长啸驱风静秋戍,精神唤雨作年丰”:描述了董侍郎具有驱散寒风、平息秋战的豪情与能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送李左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以及对李左史的祝福和期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送李左史: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左史的不舍和期待。 - 滔滔斯世果谁归: 滔滔,形容世事纷扰,如江水般连绵不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认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谁能找到真正的归宿呢? - 行止乖逢自四时: 行止,指行动和停留。乖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公元769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于遂宁府宴会时即席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间,音调铿锵,读来朗朗上口。 诗句解读: 1. “谁把浮华变古风,颓波衮衮日奔冲。” —— 这里“浮华”指的是繁华、浮夸,而“古风”则表示古朴之风。诗人通过对比浮华与古风,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古代文化的向往。 2. “人情容易随流去,此道分明触处逢。” ——
虞万州生日 初度相望十日期,一尊无路扣江扉。 羁人职事门重键,堆案文书山四围。 未办五千馀卷读,空惭三十九年非。 遥思道义宾朋集,梦作沧江鸥鹭飞。 注释:虞万州在这首诗中指的是作者自己,因为诗中提到了“虞万州”。初度是虞万州三十岁的生日,他初次过生日,也就是第一次举行庆典,所以叫做“初度”。相望是彼此相互望见,这里指虞万州与朋友相见。十日期是十天之后的意思。一尊是一杯美酒的意思
【译文】 我登上天台山,来到青翠的山顶,好风阵阵吹来水花四溅。 云开日出时,玉斧河边的戍楼出现在眼前,月光照耀金牛峡外秋色正浓。 放眼望去,河山无尽,关心国家大事的筹略最高楼上。 辛夷花下乌塘曲,未许夫公忆旧游。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和诗人对国事的关切之情的七言律诗。首联写登山所见的景色;颔联写山中所见;颈联写登高处观景所感;尾联写对国事的担忧。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