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适
以下是对《岷江愁二首挽陈持中知府郎中嫂恭人》一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作品赏析。 诗句详解 1. 谁家双旐扬春波:“谁家”指的是哪家,“双旐”指的是两个旗帜,象征着死亡和离别。“扬春波”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但同时伴随着生命的流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春天虽然美丽,却也是告别的时刻。 2. 有儿有女后应好:这里的“儿”和“女”分别指的是儿子和女儿
注释: 怀念昔日,我们讨论诗作时,没有人自认为能超越前人。 这弦为什么如此绝妙,我重弹遗编时感慨万千。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诗人潘德久舍人的诗作,通过回顾往日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遗憾,表达了对潘德久舍人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忆昔论诗不自镌”回忆起当年在讨论诗歌创作时的情景,大家共同探讨、品评,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超过别人,展现了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与切磋。次句“上规雅颂复谁先”
【注释】拒霜:菊的一种,秋末开放。旋插(sùcè):即“旋干”,菊科草本植物。花疏疏:花朵稀疏而疏散的样子。甘菊:即“苦菊”,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移:刚移栽过来。日晒枯:经太阳照射而枯萎。几时:什么时候。会昌(huìchānɡ)图:指唐代李唐宗室李亨当皇帝时的画图,会昌是唐宪宗的年号。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隐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写自己种植菊花的经历
注释: 1. 赠某道人:这是一首赠送给某人的诗。 2. 赤脚蓬头古观旁:形容道士的打扮简陋,如同古代的仙人一般。 3. 沉迷人海意茫茫:形容道士对人间红尘的深深迷恋,无法自拔。 4. 公卿见了无奇特:公卿指的是古代的高官贵族,他们见到道士,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或者惊奇的地方。 5. 更说长生别有方:意思是说,道士还有另外的方法可以长生不老,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不被看好的。 赏析:
注释: 1. 风骚阃域自难亲,随世声名未必真:风骚是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气质,但只有真正的人才能理解并欣赏。而世俗的声音和名誉并不都是真实的。 2. 更远更疏应不在,山谣水语记精神:虽然名声远在千里之外,甚至被人们遗忘,但那些山间的歌谣和流水的声音却能铭记他的精神和品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潘公(潘德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他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表达了对潘公高洁品质的赞赏。他认为
水心即事六首兼谢吴民表宣义 生姜门外山如染,山水娱人岁月长。 净社倾城同禊饮,法明阖郭共烧香。 注释: 1. 生姜门外山如染:比喻山水景色像被染上了一层黄色,色彩鲜明。 2. 山水娱人岁月长:形容人们在这里享受山水之美,度过美好的时光。 3. 净社:指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禊饮: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人们在水边举行,以祈求神灵保佑。 4. 法明:指法喜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
水心即事六首兼谢吴民表宣义 吴翁肥遁逾七十,术老芝荒手自锄。 惠我篇章成锦字,西邻得伴亦堪书。 注释:吴翁的隐居生活超过七十年,他因年迈而衰老,但依然勤于农作,亲自锄草除虫,为庄稼人提供了帮助。他给我的诗词就像锦缎一样美好,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韵味和内涵。 赏析:这首诗通过赞美吴翁的田园生活和他的诗词创作,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岷江的山峦像在互相敬酒般地排列,岷江的水潭像一片青色。 不担心水会让人离开,只担心人死的时候会送走山。 赏析: 此诗以岷江为主题,描绘了山与水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离别的深深感慨。 第一句“岷江诸峰如献酬”,岷江的山峰如同在互相敬酒般地排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岷江的壮美景色。这里的“献酬”指的是古代的礼仪形式,象征着尊敬和敬意,也暗示了诗人对岷江的敬畏之情。
水心即事六首兼谢吴民表宣义 我久无家今谩归,卖田买宅事交违。 填高帮阔为深费,柱小檐低可厚非。 注释:我曾经没有家,现在回来却要卖掉田地购买房屋,这违背了初衷。建造房屋时,需要填高、帮阔,这样才显得更加深远;但柱子太矮,屋檐太低,就会显得不够厚重。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不满。他曾经没有家,而现在回来却要卖掉田地购买房屋,这显然违背了他的初衷。在建房的过程中
【注释】 水心:指钱塘江。三更啰(lóu):一种民间歌曲,流行于浙江一带。 白旁:指杭州城北的一条小河。单桨:指划船时用一根桨。 潮、月:指潮水和月亮。浦:指河流入海的地方叫浦。 赏析: 此诗描绘了杭州城北一条小河上的风光,表现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首二句写诗人在钱塘江畔听到三更歌谣,看到白旁的小舟,他站在岸边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后两句则写到了钱塘江潮汐涨落的情景,以及月光普照下家家户户的宁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