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从
【注释】 一番风雨催寒食:一次风雨,又到了寒食节。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即清明节前一两天。 千里莺啼归故里:千里之内,黄莺啼声不绝,都飞回故乡了。莺,黄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开头两句“一番风雨催寒食”,点明了时间是寒食节。这里“一番”是指一阵,“风雨催寒食”则是指风雨将寒食节的到来提前了
秋日的山间,云层稀薄,远望山峦,犹如一幅水墨画。清泉从石缝中奔涌而出,在崖壁上跳跃,声音清脆悦耳。 译文:秋天的山中,云朵很少,远处的山峰宛如水墨画一般。清澈的泉水从石缝中流淌而出,在悬崖上跳跃,发出清脆的声音。 注释:列岫(yǒu)——排列的山峰。悭(qiān)——指狭窄、短小。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间的美景。诗中的“列岫”指的是群山,“云尤薄”形容云层稀薄,给人以空灵之感
注释解释: 身闲更得凭陵酒,花早殊非爱惜春。 身闲意趣盎然,更得以纵情饮酒;花早却并非珍惜春光。 赏析: “身闲更得凭陵酒”,诗人用“身闲”和“凭陵”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出自己悠闲自在的心境,以及在悠闲之中能够尽情享受美酒的快乐。这里的“凭陵”一词,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而“花早殊非爱惜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看法。诗人认为,虽然春天已经到来
注释:夜幕降临,凉风习习,远处的笛声回荡,归舟在暮色中缓缓前行。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归舟图。首句“凉风回远笛”,点明了时间是秋天的夜晚,地点是归途中。凉风拂面,悠扬的笛声在空气中回荡。接着,“暝色带归舟”,夕阳西下,天色渐暗,归舟在暮色中前行。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翻译: 尘心,指被世俗污染的心。依水净,指像水一样清澈。归鬓,指归来的青丝发。与山青,指像青山一样苍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画面,通过“尘心依水净,归鬓与山青”这两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世界的纯净和安宁,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和启迪
【注释】 落木:指飘落的树木。森:众多的样子。力:尽力的样子。寒山:冷寂清幽的山林。淡欲无:淡淡的,仿佛不存在一样。 【赏析】 此诗是写初冬景色。诗人用“落木”“寒山”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冷而萧瑟的初冬景象。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次韵张晋彦秋日 地迥高楼目,天寒故国心。 江鸥无万里,云木自千寻。 门掩斜阳下,人归落叶深。 风前怅何许,入耳越乡吟。 注释: 1. 地迥高楼目:形容站在高楼上远眺,视野开阔。 2. 天寒故国心:天气寒冷,思念着远方的故乡。 3. 江鸥无万里:江边的野鸥,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受束缚。 4. 云木自千寻: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冲云霄。 5. 门掩斜阳下:夕阳西下,门被关闭。 6. 人归落叶深
地迥高楼目,天寒故国心。 江鸥无万里,云木自千寻。 门掩斜阳下,人归落叶深。 风前怅何许,入耳越乡吟。
王从是宋代的诗人,字正夫。 王从是北宋时期大名府人,王旦的五世孙。他的一生经历了丰富的仕途生涯,曾在孝宗乾道年间添差为台州通判,后官终知信州。在诗坛上,王从也有着自己的成就和作品,其《三近斋馀录》中收集了包括《一番风雨催寒食》、《落木森犹力》、《身闲更得凭陵酒》等在内的11篇诗文。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王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