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潜
注释: 平生轻长物,身世等鸿毛:我一生看淡世俗之物,视自己的境遇为微不足道。 誉出东南早,人惊节义高:我的声誉在东南地区很早就已经传开了,人们惊讶于我的节操和义气。 玩奇唯水石,结客尽英豪:我喜爱山水之美,结交的友人都是英雄豪杰。 来往元无迹,情钟谩郁陶:我四处游历却从未留下痕迹,但内心却被深深的情感所感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慈化大师的挽词中的第二首
注释: 都僧正慈化大师挽词其一: 伏枕时无几,临分若故常。 寸心能烱烱,去路岂茫茫。 车马门犹盛,芝兰室更香。 独馀庭下竹,冷韵起悲凉。 译文: 都僧正慈化大师挽词其二: 躺在床上的时间不多了,分别的时候好像已经很久很久了。 我的心中充满了光明,前方的道路并不是那么的迷茫和迷茫。 门前的车马仍然很旺盛,房间里的芝兰依然散发出香气。 只剩下庭院中的竹子,发出寒冷的声音,让人感到悲伤和凄凉。 赏析:
诗句逐句释义 1. “四海窥人物,其谁似我公。”: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天下人中寻觅杰出人才的情景,并以此赞美翰林。这里的“四海”指整个天下,“窥”意为观察、寻找。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强调了翰林的卓越和不凡。 2. “论交容末契,许国见深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翰林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信任。"论交"指的是讨论问题或观点,"容末契"表示彼此非常契合。而“许国”(承诺国家)显示了翰林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注释】 送定上人还会稽:送定上人(即作者)到会稽去。 西风警群木,萧瑟散秋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发出飒飒的声响。 病客有归思,孤云无恋情:身患疾病的人,有思乡之情;孤单的游子,没有爱情。 月当千里共,人恨四难并:月亮照耀千里,可以共享;思念亲人,却难以团聚。 苦学谁如子,它年在一鸣:勤奋学习,谁能像你这样出人头地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定上人(作者自己)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
诗句解析: 1. 汩汩防农雾,穷冬亦漫劳。 - “汩汩”形容水的流动声,“防农雾”指为防止春耕时节农田被雾气覆盖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穷冬”指的是冬季,“谩劳”意指徒劳无益。整句诗反映了农民在严寒冬季仍辛苦劳作的场景。 2. 茅檐催日午,篱落听鸡号。 - 这里的“茅檐催日午”形容阳光强烈照射下,茅草屋檐显得格外鲜明,仿佛是在催促时间前进。“篱落听鸡号”描绘了清晨听到鸡鸣声的情景
诗句输出:亭午炎威剧,风溪破晓行。 译文输出:亭午时分,炎炎烈日威力巨大,清晨在溪边散步。 注释输出:亭午,即正午,是一天中阳光最为强烈的时候;炎威剧,形容炎热的天气威力巨大;风溪,指的是风拂过溪流;破晓行,是在黎明时分开始行走。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夏日早晨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中的漫步心情。诗人在炎热的中午时分,选择了在溪边散步
【注释】 领袖吾家事:指僧正慈化大师的功德。 由来二十春:从二十岁起,至今有二十年了。 虚怀能应物:虚怀,胸怀开阔,不计较得失,能适应各种情况。应物,顺应事物的变化。 直气肯随人:直道而行,刚直之气不肯顺从他人。 逝水流方远:像逝水那样流去,却永远没有尽头。 临池墨尚新:站在水池边,笔迹仍显新鲜。 声闻双树子:声闻,佛教语,指听到佛经。双树子,指佛陀的两个儿子。 不见叶间身
三年东鲁贬,闭户实超然。 注释:在东鲁(今山东兖州)被贬谪三年,我闭门谢客,确实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静极通幽眇,神游岂间焉。 注释:心境宁静到了极点,就能进入幽深渺茫的境地,精神上能遨游到任何地方,哪还有什么界限呢? 独全霜后操,未异火中莲。 注释:独自保持着霜后的操守,并没有像火中的莲花那样自焚。 不似沈湘客,徒怀忿与悁。 注释:不像沉湘的屈原,只是白白地怀着愤怒和哀伤。 赏析
景文宠示: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春日行》。 脱略今山简,能吟旧子春。 “脱略”意为超然物外,不拘小节;“子春”指晋代文学家、诗人左思之弟左思春,字子春,以文才著称。这里借指自己。 偶因寻胜出,不为采芳人。 “因”为偶然;“寻胜”指游览名胜古迹;“采芳人”泛指游人。 红紫千葩尽,甘酸万颗新。 “红紫”指花的颜色,这里泛指各种美丽的花朵;“千”和“万”都是虚数,表示众多。 江云浮翠壁,霭霭散鱼鳞。
田居四时 其一 【原隰春风暖,池塘雁北翔。】 - 原隰:指田野和低地。 - 春风暖:春天的风温暖宜人。 - 池塘:指池塘边上。 - 雁北翔:大雁向北飞翔。 - 释义与译文: 春天在田野上,气候温和,万物复苏。池塘边的大雁向南飞翔,预示着夏天的到来。 【晓耕云坞润,午饭野芹香。】 - 晓耕云坞:清晨的时候去耕作,云朵缭绕在山坞之间。 - 午饭:中午吃饭。 - 野芹香:野芹菜散发出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