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防农雾,穷冬亦谩劳。
茅檐催日午,篱落听鸡号。
腊近还移竹,宵闲更索绹。
春风归早晚,行见事东皋。

诗句解析:

  1. 汩汩防农雾,穷冬亦漫劳。 - “汩汩”形容水的流动声,“防农雾”指为防止春耕时节农田被雾气覆盖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穷冬”指的是冬季,“谩劳”意指徒劳无益。整句诗反映了农民在严寒冬季仍辛苦劳作的场景。
  2. 茅檐催日午,篱落听鸡号。 - 这里的“茅檐催日午”形容阳光强烈照射下,茅草屋檐显得格外鲜明,仿佛是在催促时间前进。“篱落听鸡号”描绘了清晨听到鸡鸣声的情景,暗示了农家的作息时间。
  3. 腊近还移竹,宵闲更索绹。 - “腊近”指的是农历十二月(腊月)即将到来,“还移竹”可能是指为了保护房屋免受寒冷,将竹子移动以增加保温效果。“宵闲更索绹”中的“绹”可能是指绳子或绳索,这里可能是说夜间休息时需要拉上绳子来保暖。
  4. 春风归早晚,行见事东皋。 - “春风归早晚”表达了对春天即将来临的喜悦心情,“东风”通常指春季的风。“行见事东皋”中的“事”可能是指开始做某事或从事某种活动,“东皋”是地名,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整句诗反映了期待春天到来,准备开始新生活的积极态度。

译文:
田家四时之景各异:
寒冬腊月,农人防雾劳作;
阳光强烈,茅檐映日如昼;
清晨鸡鸣,篱边听得真切。
腊月将近,移竹增暖;
夜深人静,仍需保暖。
春风吹拂,期盼早日归来;
届时,我将开始新的征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田家四季的生活景象。首句点明了主题,描绘了冬天农人辛勤工作的情形。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寒冷和农人的辛劳。第三句通过对比“茅檐”和阳光,生动地表现了冬日阳光的强烈和寒冷。第四句则通过描述清晨鸡鸣和篱笆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早晨氛围。

接下来三句转向腊月,诗人描述了腊月将至时的农事活动和对温暖的需求。第五、六句则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以及人们如何保持温暖。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春风即将到来的期待以及对春天的向往,预示着新的开始。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传达了农人在四季更迭中的辛勤劳作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如“茅檐”、“篱落”、“鸡号”、“腊近”等,这些元素都有助于营造一种浓厚的田园氛围,使读者能够更加贴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