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鼎
文鼎是清朝后期的诗人,字象一,又号拙吾,是高鼎。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具体事迹和生平并不显著,因此他的诗作也多不符合那个时代的文学氛围。尽管如此,他仍因其诗作而留名后世。 高鼎的诗作以《村居》最为著名。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通过对放风筝这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村居》这首诗不仅是高鼎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
清代文鼎《题画》释义
注释:在杏林边,低低的树梢护着小水的岸边,我独自扶筇(筇读róng)问酒家。 一角青山遮不住,几椽(椽子)茅屋夕阳斜。 译文:在杏林边,低低的树梢护着小水的岸边,我独自扶筇问酒家。 一角青山遮不住,几椽茅屋夕阳斜。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杏林低护水之涯”,用“低”字形容杏树林的高低错落,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
象一,原名文鼎,清代诗人
文鼎是清朝后期的诗人,字象一,又号拙吾,是高鼎。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具体事迹和生平并不显著,因此他的诗作也多不符合那个时代的文学氛围。尽管如此,他仍因其诗作而留名后世。 高鼎的诗作以《村居》最为著名。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通过对放风筝这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村居》这首诗不仅是高鼎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
文鼎
文鼎是清朝后期的诗人,字象一,又号拙吾,是高鼎。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具体事迹和生平并不显著,因此他的诗作也多不符合那个时代的文学氛围。尽管如此,他仍因其诗作而留名后世。 高鼎的诗作以《村居》最为著名。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通过对放风筝这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村居》这首诗不仅是高鼎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