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陶
【注释】秋馆:指秋天的官署或私宅。裴回:徘徊,来回踱步的样子。长安:古都城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醉眠客:指沉醉中睡去的客人。 【赏析】这是一首即景感怀诗。首句写夜深雨后,庭院显得格外寂静;二句写诗人独自徘徊,久久不能入睡;三句写诗人在长安时曾与某人饮酒作乐,现在他醉卧在客舍里,却不知有新雁来报秋讯;末句是说:难道我醉卧中还知道新雁飞来吗?这一句是全诗感情的高潮,也是全诗主旨所在
注释: 1. 行行何处散离愁:表示无论走到哪里,心中都充满了别离的忧愁。 2. 长路无因暂上楼:因为长路遥远,无法暂时登上高楼眺望。 3. 唯到高原即西望:只有在到达高远的地方,才会向西望去。 4. 马知人意亦回头:马能够感受到人的心意,所以当人们向它示意时,它也会自动转头回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心情变化和对远方的渴望。首句“行行何处散离愁”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不断移动
注释: 亚尹:指唐代诗人张九龄,字子寿,号亚尹。 君住有诗情:你住在这里,有做诗的情怀。 夜吟邻叟闻惆怅:夜晚吟咏,邻居的老翁听到后感到惆怅、惋惜。 七八年来无此声:已经有七年多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友人居所的诗。首句“亚尹故居经几主”,是说亚尹的住所已经经历了几代主人,表达了对这位老朋友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第二句“只因君住有诗情”,则是说正是因为你住在这里,才有了做诗的情怀
蜀中战后感事 蜀道英雄的圣地,山重水复又归来。 文章四子声名显赫,道路五丁开辟新路。 诗人题诗离去,忠臣叱喝驱车而来。 卧龙与惊涛骇浪为伴,跃马比浮云飘渺。 认为此地无妖邪之地,却不知这里潜藏祸胎。 吐蕃军队依偎着柳树,蛮军旗帜指向江梅。 战争之后相逢悲苦,烧焦的余烬仍让人心痛。 空留犀牛皮革怪物,无法消解酒灾。 岁月累积苌弘冤愤,春天深处杜宇哀鸣。 家贫未能迁移他乡,愁怀只能上望乡台
注释: 长安客感 - 日过千万家,一家非所依。 - 不及行尘影,犹随马蹄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子在外漂泊的诗。诗人以“日过千万家”开篇,描绘了一幅繁华的景象,但随后又以“一家非所依”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用“不及行尘影,犹随马蹄归”来描绘自己在外漂泊的艰辛,以及内心的无奈和辛酸。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注释】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野花幽鸟几千般,头白山僧遍识难:山路上,野花和幽鸟千般模样,老僧人(指王维)已经看惯了,但觉得难以辨认。 2.世上游人无复见,一生唯向画图看:世间的游客已经看不到了,而自己只能依靠画作来欣赏它们。 【赏析】 《山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绘的是作者在深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
注释: 马快人忙尘路喧,几从朝出到黄昏。 现在来到寺庙里,专心听和尚讲经。 今来合掌听师语,一似敲冰清耳根。 现在双手合十听师傅说法,感觉如在寒冬中敲击冰块。 赏析: 这首诗以“安国寺赠广宣上人”为题,描述了诗人在寺庙中的所见所闻。首句“马急人忙尘路喧”,描绘了当时人们匆忙赶路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忙碌生活的感慨。接着,“几从朝出到黄昏”,进一步描绘了人们从早到晚都在奔波忙碌的生活状态。
注释: 往岁曾随江客船,秋风明月洞庭边。 ——往昔之时,我曾随着江上的行船,在秋天的夜晚,看到明月照耀着洞庭湖的湖面。 为看今夜天如水,忆得当时水似天。 ——我特意观赏这美丽的夜晚的景色,想要看到天上的月亮如同湖水一样清澈透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月色美景的诗。诗人通过对比自己记忆中的“水”和“天”,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诗句“再经天涯地角山”出自唐代诗人雍陶的《再经天涯地角山》,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每忆云山养短才:每回忆起那高耸入云的山峰,都让我深感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匹配。这里的“云山”可能指代的是高山或云雾缭绕的山景,而“养短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省和谦逊态度。 2. 悔缘名利入尘埃:诗人对于因追求名利而使自己的灵魂沉沦于世俗尘埃之中感到懊悔
注释:夜晚听到方响的声音,时间已经深了,一声声敲打着我的客愁心。 不知道正在谁家的乐声,月下还是疑是远处砧石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夜深人静之时,听到方响的声音,声音深沉,令人心生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喜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