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陶
注释: -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指唐代诗人杜甫的《哀江头》中的诗句“蜀人闻战尽,南无太白星。此诗表达了对被俘虏的蜀人的哀悼之情。 - 出青溪关:走出青溪关,即离开家乡。 - 有迟留之意:有停留之意。 - 此生:此生,即这一生。 - 却回时:回到家乡的时间。 - 千冤万恨何人见:有多少冤屈和怨恨,又有谁能看见。 - 唯有空山鸟兽知:只有山中的鸟儿和野兽知道。 赏析:
注释: 劝行乐:劝人珍惜时间,及时行乐。 老去风光不属身:年纪大了,美好的景色也难以享受。 黄金莫惜买青春:不要吝惜金钱,购买青春。 白头纵作花园主:即使头发变白了,也可以当一个花园的主人。 醉折花枝是别人:喝醉酒后折断的花枝,却是别人的。 赏析: 此诗以劝人及时行乐为主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年老时与年轻人在花园中的快乐情景,强调了及时行乐的重要性。同时
【注释】 洛:洛阳;窈娘:指美女;亚枝花:即木香。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通过描写洛中繁华的景色,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首句“洛城今古足繁华”,诗人感叹洛阳自古至今都是繁华之地,表达了对历史的赞美。 次句“最恨乔家似石家”,诗人以乔氏、石氏为例,批评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人们。 第三句“行到窈娘身没处,水边愁见亚枝花”,诗人来到窈娘曾经生活的地方
【注释】 五章:指《蜀道难》中的“五丁开山,六甲(指天干地支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破石。”五丁,传说中蜀国五个能开山的人;越巂:地名。 别:离别的意思;云日为之变色: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蜀地告别时所作,表达了他与蜀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的一、二句写诗人被掳走时的情形,三、四句写诗人被俘虏后的悲愤心情。全诗语言凝炼,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注释:青油帷幕的下方是白云,每天日日空山夜晚泉声响。听说小斋多野意,枳花阴里麝香眠。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襄阳的生活情景。首句“青油幕下白云边”,描绘了襄阳的自然景色。第二句“日日空山夜夜泉”,表达了诗人对襄阳的喜爱之情。第三句“闻说小斋多野意”,描绘了诗人在小斋中生活的情景。最后一句“枳花阴里麝香眠”,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惬意生活。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
注释:在阴地关见到入蕃公主留下的手迹 汉家公主昔和蕃,石上今馀手迹存。 汉朝的公主曾经随同皇帝到西北和蕃地,现在石上有她留下的手迹。 风雨几年侵不灭,分明纤指印苔痕。 风吹雨打几年过去了,但那些纤细手指印却依然清晰可见
注释:幽静的岛上小池相映衬,曲桥虚阁半隐藏在低矮处。 好风好月没有人住宿,夜夜水禽栖息在船上。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把小桥、虚阁、小岛、曲池、好风、好月等自然景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武侯庙古柏 密叶四时同一色,高枝千岁对孤峰。 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盘根似卧龙。 注释: 密叶四时同一色:指春天树叶茂密,夏天绿荫如盖,秋天叶子凋落,冬天树枝裸露。 高枝千岁对孤峰:指高大的树冠直插云霄,与孤立的山峰相映成辉。 此中疑有精灵在:这里似乎有种神奇的力量在起作用,仿佛是某种神灵的存在。 为见盘根似卧龙:看到这盘根错节的树根,让人联想到一条巨大的卧龙。 赏析
【注释】: 剑南:今四川剑阁以南,绵州以北一带地方。杜甫曾在这里做过节度参谋等职。风景:景色。腊前春:指冬天的初春时节,即农历十二月至正月。山鸟江风得雨新:山中鸟儿在江边迎着和煦的春风而欢快地鸣叫,仿佛它们刚喝过一场及时的甘霖。莫怪:不要以为我怪罪于你;自缘:自然是因为。忆归人:思念故乡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写送别友人蜀客的。蜀客是诗人的朋友,他要去蜀地做官,诗人送他的时候写了这首诗
宝应县,位于今天的江苏省。 雪楼当日动晴寒,渭水梁山鸟外看。 当年李绅曾经在此地担任宝应县令,他在雪楼观赏着渭水和梁山的风景,心中感慨万分。 闻说德宗曾到此,吟诗不敢倚阑干。 据说唐德宗曾经到过宝应县,他在这里吟咏诗歌,但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名声被毁,所以不敢倚靠栏杆来欣赏美景。 注释:宝应县,位于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雪楼,指唐代诗人李绅任宝应县令时建的一座高楼。渭水,指渭河,流经陕西省、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