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陶
注释:我不爱人间的紫衣与红袍,却思念着松下披着山服。春天郊外雨后,长满了嫩绿色的新草,一路翠绿,踏着雨滴回家。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首句“不爱人间紫与绯”,表明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却思松下著山衣”,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朴素、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清新,意境深远
【注释】 澹荡:轻缓、淡泊的样子。裴回:盘旋、回旋的样子,这里指蝶飞。同心蒂:比喻相爱的恋人。愁眉:皱眉。 【赏析】 《美人春风怨》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写了一位美人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惆怅,因为春天来了意味着她的爱情要结束。这首诗的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句“澹荡春风满眼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春风轻拂着大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注释:吴国和蜀国的边界村落,已经经历了千年。那些曾经的英勇人物,如今却无处可寻,只能长眠于此。 译文:吴国和蜀国的边界村落,已经经历了千年。那些曾经的英勇人物,如今却无处可寻,只能长眠于此。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历史的诗歌,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吴蜀边界村落的描述,引出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认为英雄无主,只能长眠于此
【注释】 1.南蛮:古时对西南少数民族的通称。 2.五章:即《哀江头》诗,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共五首,这里指其中的一首。 3.过大渡河:即渡过大渡河。大渡河,在今四川省西部,是金沙江的支流。 4.使:使者。 5.许之:答应。 6.泣:流泪。 7.望乡国:遥望家乡。国,指故乡。 8.南去:向南迁移。 9.应无水北流:应没有水流向北流。比喻蜀人被迫迁往南方。 【赏析】 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注释】 ①南邻花园:指王昌龄的家花园。②“莫怪”二句:意思是说不要奇怪,因为我常来赏花,所以年华老去得很快,又因花儿盛开后又凋谢。③堪:值得。④才见开花又落花:形容春光易逝,美好时光难以长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南邻花园赏花时有感而作的。 首句“莫怪频过有酒家”,是说不要奇怪,因为我常常来赏花,所以年华老去得很快。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说自己经常出入王昌龄家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既要了解诗歌内容,又要理解诗句含义。本题中需要考生对诗句进行逐句解读,并结合诗题和注释作答。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然后输出译文,最后给出赏析,所以需要注意诗句的先后顺序。 【答案】 月下喜吕郎中除兵部:在月光之下高兴的是吕郎中被任命为兵部的长官。北阙云间见碧天:站在北门楼上,仰望天空,只见云层间露出一片明亮的碧空。南宫月似旧时圆
【注释】: 五章:《哀蜀文》,为李德裕所作,共五首。此为其一。初出成都:刚从成都出来。闻哭声:听说有哭声传来。但见城池还汉将:只见城中的城楼和城墙上还留有汉朝的将领。佳丽:美好的女子。属蛮:指南蛮人,即今彝族。锦江:四川的一条河。遥闻哭:远远地听到哭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篇写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蜀人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南蛮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首二句写作者刚从成都出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入蛮界不许有悲泣之声 - 注释:“哀”字在这里表示悲痛,“蜀人”指蜀地的人民,“南蛮”指南方的敌人,“俘虏”表示被俘的一方,“五章”可能是指某种文书或者命令,“蛮界”指的是南方边境,“不许有悲泣之声”表示不允许发出悲伤的哭泣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蜀地人民被南蛮俘虏的同情和哀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人情感态度及语言特色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作者情感态度和思想观点,同时要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语来分析。此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 “窗灯欲灭”意思是:窗户上的灯光即将熄灭,我的心情更加烦闷了。 “夜愁生”,意思是:在黑暗中,忧愁又涌上心头。 “萤火飞来促织鸣”意思是:萤火虫飞来了,小蟋蟀叫起来了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本诗是诗人对旧宅主人的感怀之作。第一句写“山桃野杏”生长在“两三栽”的庭院中,繁花似锦,去而复开,写出了旧宅主人昔日生活的优裕和悠闲;第二句写“山桃野杏”的生机勃勃和主人的生活状况,表现了主人昔日生活的惬意、舒适,也表达了诗人对旧宅主人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