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路出陷河西,毒草长青瘴色低。
渐近蛮城谁敢哭,一时收泪羡猿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入蛮界不许有悲泣之声
- 注释:“哀”字在这里表示悲痛,“蜀人”指蜀地的人民,“南蛮”指南方的敌人,“俘虏”表示被俘的一方,“五章”可能是指某种文书或者命令,“蛮界”指的是南方边境,“不许有悲泣之声”表示不允许发出悲伤的哭泣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蜀地人民被南蛮俘虏的同情和哀悼,同时也暗示出战争的残酷性和无情。
第二句:云南路出陷河西,毒草长青瘴色低
- 注释:“云南路”指的是通往云南的路,“陷河”可能是指沦陷的河流,“毒草”可能是指生长在危险地区的有毒植物,“长青”表示生长旺盛,“瘴色”可能是指瘴气,是一种使人生病的空气或环境,“低”可能是指瘴气弥漫。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南方边境的险恶环境和瘴气的蔓延,以及蜀地人民在战争中的艰难处境。
第三句:渐近蛮城谁敢哭,一时收泪羡猿啼
- 注释:“渐近蛮城”表示靠近南方边境的城市,“谁”是疑问代词,“敢”表示勇敢,“哭”是哭泣的意思,“一时收泪”表示突然停止哭泣,“羡猿啼”表示羡慕猿猴的叫声,因为猿猴在树上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蜀地人民面对战争的恐惧和无助,以及他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蜀地人民被南蛮俘虏的战争情景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无情。同时,通过对云南路、瘴气、蛮城的描绘,展示了南方边境的危险环境和蜀地人民的艰难处境。诗人以深情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类和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