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昌
王祖昌的《宿仙姑洞同刘若时及诸子作》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古诗,诗人在诗中通过静坐、细听、半钩明月悬和万壑凉风送等景象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诗句: 高登碧峰顶,静坐仙姑洞。 - 解析与注释: “高登”形容站在高处,“碧峰顶”指的是山顶,“静坐仙姑洞”则是指诗人在山顶上静坐在仙姑洞之中。 - 赏析: 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之上
【注释】 1. 早行:早晨出行。 2. 萧然:寂寞、凄凉的样子。 3. 客情:游子的心情。 4. 寒霜:清晨的霜。 5. 晓月:拂晓时明亮的月亮。 6. 栖鸦:栖息的乌鸦。 7. 紫霞:紫色晚霞。 8. 海外:远离尘世的地方。 9. 忘远近:忘记了远近。 【赏析】 《早行》是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早起行人在黎明时分踏上长途跋涉的情景。诗中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传达出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
《桐轩》注释: 桐轩:即梧桐之轩,指在梧桐树旁的轩窗。 半牖:指只有半个窗户可以看见外面。 山月:明亮的月光,因山峦而显得格外明亮。 皎洁:明亮洁白。 流小轩:光线从窗外洒入室内。 寒光:形容月光如冰一样清冷。 白如雪:形容月光照到地上,如同下雪一样。 美人隔千里:美人远在千山之外。 此夕:这个夜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月夜的诗。全诗以“桐轩”为题,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通过对月光、影子
【注释】 法庆寺:寺庙名。对:相对。窗纱:窗户的纱窗。石桥:指石桥上,秋日的荷花盛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雨打窗纱和试茶等细节,描绘出一幅雨后的寺院图景,并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首句写细密的凉雨打在窗外的纱窗上,透过纱窗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纤纤”是形容雨丝细微,“打”字则写出了雨势的轻柔。次句“坐对高僧偶试茶”,则把读者的视线从雨中的窗外引向了室内,高僧正坐在窗边品茗
怀劳山 昔上华严寺,当门海接天。 听潮秋竹下,观日晓楼前。 树少中原鸟,桥通外国船。 别来一千日,时复梦游仙。 注释: 1. 昔上华严寺:指以前曾经登上华严寺。 2. 当门海接天:形容华严寺的大门正对着大海,仿佛与天空相接。 3. 听潮秋竹下:形容秋天的海潮声在竹林中回荡。 4. 观日晓楼前:形容清晨的太阳从楼前升起的景象。 5. 树少中原鸟:形容这里的树木很少,中原地区的鸟类也少见。 6.
与李南宫话旧 昔日游山兴有余,桃源共访列仙居。 倚松李白愁偏起,看竹王猷乐未疏。 一别真成蝴蝶梦,三年不见鲤鱼书。 今朝精舍还相晤,再往当乘月上初。 注释:往日我们一起出游时,心情非常舒畅,就像在桃源一样,共同探访仙人的居所。 倚着松树时,李白的忧愁便涌上心头;看着竹子时,王献之的快乐却依然存在。 自从那次分别后,真的如同蝴蝶般地成了一场梦;已经三年没有见面了,你寄给我的鲤鱼书信也杳然无踪。
高登碧峰顶,静坐仙姑洞。 细听仙梵音,不作红尘梦。 半钩明月悬,万壑凉风送。 倚楼天欲曙,谁将玉箫弄。
纤纤凉雨打窗纱,坐对高僧偶试茶。 遥忆石桥秋水畔,西风开遍白莲花。
昔日游山兴有余,桃源共访列仙居。 倚松李白愁偏起,看竹王猷乐未疏。 一别真成蝴蝶梦,三年不见鲤鱼书。 今朝精舍还相晤,再往当乘月上初
昔上华严寺,当门海接天。 听潮秋竹下,观日晓楼前。 树少中原鸟,桥通外国船。 别来一千日,时复梦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