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平山堂 广陵山阁好跻攀,放眼乾坤夕照闲。 释义与译文: - "广陵山阁"可能指的是扬州的广陵楼或者某个著名的山阁。"好跻攀"意味着这座山阁很容易攀登,给人以亲切感。 - "放眼乾坤"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天地的景象。"夕照闲"则表达了一种宁静、悠闲的心境。 十里松涛传石磬 注释:十里松涛,形容松树林中的声音悠远而连绵;石磬
平山堂 广陵山阁好跻攀,放眼乾坤夕照闲。 十里松涛传石磬,万重云树接江关。 雷塘尚积千秋恨,法海旋偷半日闲。 幸得有人同此意,五泉亭上竟忘还。 注释: 1. 广陵山阁:指广陵的山阁。 2. 平山堂:位于扬州瘦西湖中的一座古建筑,因其建在山顶而得名。 3. 平山堂:这里是作者游览的地方。 4. 放眼乾坤:放眼四望,眺望世界。 5. 乾坤:天地之间。 6. 夕照闲:夕阳西下,悠闲自得。 7.
凭虚梵阁倚晴空 凭虚梵阁倚晴空,无限伤心一望中。 六代繁华浑已尽,塞鸿犹叫五更风。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感慨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前两句“凭虚梵阁倚晴空,无限伤心一望中。”以“梵阁”为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感伤。梵阁,作为佛教建筑的象征,通常代表着宁静而深远的空间,这里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诗人凭栏远眺,映入眼帘的是那晴朗的天空下巍峨的佛寺楼阁
凭虚梵阁倚晴空,无限伤心一望中。 六代繁华浑已尽,塞鸿犹叫五更风。
行照,清代著名诗人,其成就与经历不详。下面将详细探讨行照的生平、诗作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生平简介: - 行照,字朗夫,号霁堂,又号子静,生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1677),卒于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享年七十九岁。他出生在江苏江阴,但具体籍贯可能另有说法。由于行照并未在生前留下详细的自述或记载,因此对他的生平了解较为有限。 - 行照曾参加乾隆元年的“博学鸿词”,但因疾病未能应考
行照,清代著名诗人,其成就与经历不详。下面将详细探讨行照的生平、诗作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生平简介: - 行照,字朗夫,号霁堂,又号子静,生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1677),卒于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享年七十九岁。他出生在江苏江阴,但具体籍贯可能另有说法。由于行照并未在生前留下详细的自述或记载,因此对他的生平了解较为有限。 - 行照曾参加乾隆元年的“博学鸿词”,但因疾病未能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