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
【诗句释义】 1. 素发被两鬓,吾宗老散仙。——我的头发已经斑白了,我的家族是世代相传的道家隐士。 2. 因君忆令弟,怅望白杨阡。——因为我想起了你的哥哥,所以怅然若失地望着故乡的道路。 3. 刀笔人皆贱,遗文世孰传?——刀笔之人都瞧不起文人,他们的遗言谁又能继承? 4. 相逢须痛饮,幸有酒如泉。——我们相逢在这时,应该痛痛快快地喝上一杯美酒,幸好还有如此醇厚的酒。 【译文】 你的头发已斑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草堂与朋友聚会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瓮头新酒熟,恰喜故人来。 瓮中酿的新酒已经熟透,正好有老朋友来访。 萝径闻厖吠,豆田驱犊回。 在藤蔓覆盖的小路上,传来了牧童的狗叫声;在豆田里,农夫赶着耕牛回来了。 看山卷帘幕,临水洗尊罍。 我卷起帘幕来欣赏山景,手洗着酒杯,品味佳酿。 醉话经年别,春风怀抱开。 和朋友畅谈许久,离别时春风吹拂,让人感到温暖如抱
注释: 把耒东田隐,垂纶北渚居。世人宜见弃,之子岂相疏? 分别之恨填满了春天的江水,美好的约会被一封书信耽误。只能空教素心友,吟望倚茆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无闷草堂与陈子厚、傅子云等不期而会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对于朋友间的交往和友情的珍视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第一句“把耒东田隐”,表达了作者对东田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憧憬。东田,指的是一种农田,象征着田园生活
隔年方一会,软语到参横。//兵革人间世,桑麻物外情。//家贫师老圃,才退愧诗名。//今日庐山社,非君孰主盟? 次韵答沧玉: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间深厚友谊的佳作,以“次韵”的形式回应了对友人的问候和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和对其才华的认可。全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内涵,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诸子同过草堂喜而有作四首》的第三首。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矫矫陈与傅,学成道尚屯。 文章喧众口,贫贱傍人门。 会面忘宾主,同心若弟昆。 袖中万国史,许我细评论。 注释: 矫矫:形容人的品行端正、正直。 陈与傅:指陈子昂和傅奕,都是唐代著名的文人。 学成道尚屯:学问已经修成了,但仍然有很多困难。 文章喧众口,贫贱傍人门:意思是文章虽然很有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人的情感,注意结合诗词的描述进行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 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初夏。诗人与谢丈一同游小东山别墅,有感而作。首二句“君爱东山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雾峰路上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每句诗句的解释: 1. 脚底雷声起,轻车夜向东。 - 脚底雷声起:描述了行走时听到脚下传来雷声的情景。 - 轻车夜向东:暗示着夜晚出行,乘坐轻便的车前往东方。 2. 眼明挂山烧,耳聒过溪风。 - 眼明挂山烧:眼睛明亮,仿佛能看到山中的火光。 - 耳聒过溪风:耳朵被溪水的哗哗声和风声吵醒。 3. 屡犯垂堂戒,敢夸叱驭雄。 - 屡犯垂堂戒
【注释】 数子:指诗人的朋友。一时秀:一时间都很优秀。高斋:即“高阁”,这里指朋友家。交因文字合:因为志同道合,所以交往密切。情以往来亲:彼此之间的感情很亲密。他山:比喻有才能的人。剪拂:整理文稿,指代修书、写信等书信往来。枥马:指战马。 【赏析】 此诗写与友人的友谊,抒发了渴望结交才士而自己又贫寒的心情,并希望友人能支持帮助自己。 首句“数子一时秀”,是说作者的几个朋友都很优秀
【注释】:今日鲲身岛,谈诗数十家。鲲身:指作者自己,因为鲲鱼大而能化小,所以用“鲲身”来比喻自己的才能。谈诗文者数十家:在海天之间有几十家谈论诗文的人。 歌风及欧美,摛藻薄骚葩。歌风:指歌唱《诗经》的风韵,也就是歌颂《诗经》的风格。 我拙将焚砚,君痴复嗜痂。 我将毁掉砚台来表明自己不善言辞,你却如此执着于一种偏见而不肯改变。将焚砚:指销毁自己的砚石,表示自己不善言辞。痴:执着。 未能识奇字
注释:别墅位于云梯之上,我乘坐轿子进入薜萝之中。新晴的天气,岩气温暖,暴雨过后瀑布更多。好鸟在芳香的树上啼叫,小鱼在绿色的波浪中游玩。物情欣喜,我也喜欢这里,在这里休息。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诗人在小东山别墅中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云梯”和“薜萝”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高远清幽的氛围;颔联则通过对新晴和积雨天气下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山野的生机与变化;颈联通过对鸟儿和游鱼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