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运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秋夜宁静、清新的田园景色。下面是每句诗的详细释义和赏析: 1. "露坐空庭户半扃":在秋天的夜晚,作者坐在空荡荡的庭院里,门半开着,周围充满了露水的气息。 2. "婆娑丛树月冥冥":四周的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摇曳生姿,仿佛在跳舞。"婆娑"形容舞姿曼妙,这里用来描绘树影婆娑的景象。 3. "绕枝乌鹊飞三匝":树上的乌鸦盘旋飞翔,绕着树枝飞了三圈
【注释】 道经龙泉山:指《蜀中广记》所载唐开元中道士司马承祯游龙泉山之事。 凭高纵自而作:在高处纵身而下,即“临高纵自”的意思。 凌秋壑:指俯视深谷。 高空更一攀:再向高处攀登。 蚕丛国:传说中古蜀王蚕丛的领地,这里泛指四川一带。 鸟道百盘山: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落日:夕阳。 雅背:即雅砻江。 流云出树间:指云雾从树林中升起。 人烟雪岭外:指四川北部雪山之外,有村落。 仿佛尽诸蛮
【诗句】 日日春愁似海宽,倒衣趋我暂为欢。 不辞小户拌蕉叶,漫倚雄心舞蔗竿。 京国楼台衔返照,东风花柳怯余寒。 酒边痛饮应刘在,青眼于今一倍难。 【译文】 每日春日里忧愁如海洋般宽广,倒衣让我暂时忘却烦恼。 不拒绝小户人家拌着芭蕉叶的美食,随意倚靠在竹竿上挥洒豪情。 在京城的楼台中欣赏晚霞映照,东风吹动下花柳都感到些许寒冷。 在这酒宴中痛饮,想起了刘伶,如今他已不复当年风采。 【赏析】
【注释】 峡中:指蜀地的三峡。清猿啼,传说猿猴悲鸣时,会发出凄厉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江边偶遇一位过路行人,询问其去处,发现此人是从三峡而来,而诗人自己则是向三峡而去,于是感叹道:如果那悲切的猿声是为我而啼哭,那么我便是来时路上的人了。 首句“我从峡中来”,交代了诗人的行踪和所从之地。次句“君向峡中去”,点明峡中人要去的方向。两句一问一答,简洁自然,毫无雕琢之感
寓楼客感 赋诗怜短鬓,伏枕感深秋。雨气侵孤榻,江声到小楼。云开山变幻,枫冷日清幽。怪底栖霞客,丹成汗漫游。 注释:在寓所楼上,感慨自己的年华已逝,写下了这首诗。雨滴打湿了床榻,江水的声音传到小小的楼中,云雾散去后,山上的景色变得千变万化,枫叶因寒冷而变得苍白,阳光清澈而幽静。我奇怪那些栖息在高山上的修道者,为什么要在修炼成功之后,又去漫游四方呢? 赏析:此诗为登高之作
致身朝宁吾无媒,饥寒驱去犹攻诗。 藩溷悉置笔与纸,几年画虎得其似。 辛苦不如田舍郎,风尘奔走颜无光。 吟哦无益坐自困,臧谷殊业羊均亡。 有时得句发狂笑,喜溢大宅眉扬扬。 先生爱我亦有癖,亲为删诗拣砂砾。 我诗对君乃真贫,君富仓箱我儋石。 往年词赋奏相如,徒令买椟遗其珠。 组纂风华勿事渠,留意名山金匮书
连嶂亘峡背,重峦愁奥阻。 廉利削堂皇,丰隆积廪庾。 石齿凿精镠,千仞无负土。 空骑尽喘汗,行人病伛偻。 拔地蹑丹梯,到天不尺堵。 遥指岷江蟠,微茫白一缕。 时见巨壑云,去作阳台雨
城柝送繁响,疏镫耿残炷。夜凉时雨清,流萤坐深树。 时闻嘒嘒蝉,乍咽娟娟露。帘虚方影垂,月色忽已素。 天机既高张,澄怀本同趣。手把一卷书,清吟奏《韶頀》
君知我忆蜀山岑,斗酒殷勤话别心。 今日座中无李白,桃花潭水向谁深。
酒怀依约想当年,倦倚交床听四弦。 最爱隋唐宫调稳,晚凉风定落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