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答题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最后总结答案。 小簇何郎雾夕诗,微波脉脉解通辞。(第一句) 注释:何郎是南朝梁元帝的第三个儿子何戢,他善写五言诗,人称何郎体,这里泛指有才华的男子,“小簇”即“何郎”。《夜阑吟》:“何郎小簇夜未央”。 译文:傍晚时分,诗人看到庭院前那簇簇的花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江郎山》。 译文: 江郎山,是何人用斧头砍削而成?三朵花散落纷披,繁茂而美丽。每一朵都有绀碧的颜色晕染,神韵秀气都出自天然,这是天工所为。每一朵花都呈现出古色斑驳,仿佛连着鼎趾和尻脽,器物的形状复杂多样,不敢逼近,更不敢摩挲,生怕损伤它们。又像屹立在门的右边,左拱右辟,中绅下垂。从天上仰望,它的气势庄重严肃,就像古代周官的礼仪。世俗的人品评这些花,没有不称道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的作品,全诗共六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绿阴覆盖大地天宇昏暗,蛟龙蜿蜒攫取风雨撼动。南园榕树种植自何年,照眼苍然不容揽取。 昔闻此地景色荒凉昒,历经记载四裔罕见载笔。澎湖岛仅见隋书记载,传说毗舍耶寺中榕树放佛。 蜑人鳀人一种耳,割牛皮地红夷迁徙。倭奴郑寇互为终始,吹起腥风溅海水。 不解榕也于此阅凡几,龙汉灰余尚如彼。我往官长溪,曾见榕树屏。 顷来鸿指园,又见支梁形
沅水发源于且兰,湘江之源指向阳朔。 两派汇聚洞庭湖,天边四角如剑指。 秋天悲凉令人伤,楚客心怀难以裁。 如今来至沧海上,胸怀宽广气吞吐。 北渚遥望已遥远,东曦初升可感知。 为拓展桑田郦注志,遗留经书讨论扬榷。 注释:沅水发源于湖南省的且兰县(今吉首市),流经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注入洞庭湖。两股水流汇合于洞庭,形成“九派”之一。秋天的景色令人感到悲伤。楚地的客人心情郁闷,难以排解。我来到沧海之畔
注释: 六月六日,即农历六月初六。竹素丛残海外装,官闲偏为曝书忙。竹素,指书籍。竹素丛残海外装,意思是说书籍被晒得破烂不堪,好像在海外一样。官闲,指官职空闲。偏为曝书忙,意思是说因为官闲无事,所以把书籍拿出来晒太阳。 风床,指书桌,用来摆放书籍的地方。叶叶舒还卷,意思是说风吹动着书籍,使得它们舒展开然后又卷起。消受长天古墨香,意思是说沉浸在长空中弥漫的墨香中,享受着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赏析:
【注释】 1. 清荫堂:即清荫阁。 2. 当庭一榻清:庭院中只有一张空榻子。 3. 东风吹力动帘旌:东风轻拂,吹不动竹帘的旗帜。 4. 竹炉初暖茶烟细:竹制的火炉刚刚生起,茶叶燃烧时散发出一缕缕细细的烟雾。 5. 楸枰落子声:楸木制成的棋盘上落下棋子的声音。 【赏析】: 《清荫堂观奕作》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七绝诗。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雅致的下午,林逋在清荫堂观棋的情景。全诗语言平淡自然
【注释】 瓶花:即花瓶。 晓色透疏窗,缬眼秾华扑玉缸:清晨的曙光透过窗帘洒进室内,映照在花瓶上,使艳丽的花朵显得更加娇艳,扑向盛放鲜花的玉制的花缸。缬眼:指花色艳丽。 老大心情解相惜,争教传唱到春江:岁月蹉跎,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如今花已凋谢,我怎能不爱惜它呢?这艳丽的花朵,怎会不让人传唱到春天的江河中去。 【赏析】 《瓶花》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瓶中的鲜花,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年华易逝之感
【注释】 1. 瓶花:佛教用语,比喻佛性。 2. 解脱根荄自水南:指佛法从南边传来。 3. 军持色相幻瞿昙(梵dusita):瞿昙即瞿县,意译“须达”,古印度人名,以智慧著称。此指佛门中以智解为首务的一类修行者。 4. 观空法:指看破一切法无自性之见解。 5. 种种维摩病后参:指参悟般若波罗密多心要之途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某一寺庙里,看到一瓶鲜花时有感而作
【诗句释义】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仙人所居。即事:写所见之事。此句意为在蓬莱山上游玩,观赏美景。 试舞:尝试跳舞。裁吉贝多:裁剪吉贝制成的衣服。吉贝: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衣物。此句意为用吉贝制作的衣物来装饰自己。 动摇:摆动。珠络:指串饰有珍珠的衣带。影婆娑:形容舞者身姿优美。此句意为舞者身着珠络衣服,姿态优雅。 发声:歌唱。忽举:突然举起。双双腕:双腕。宛转:曲折婉转。听他踏踏歌
【注释】 瓶花:指花瓶中插的鲜花。 晕脸初匀镜槛排:形容花容娇艳,如美人脸上的胭脂晕开。 看未回身春已熟:诗人没有转身就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 斑骓(zhuī)谁踏洛阳街:骑着斑骓马的人是谁?是踏遍洛阳街头的人。洛阳是唐代的都城,这里泛指繁华之地,斑骓即良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写花瓶里鲜花时,不从花本身来写,而是抓住花的姿态,把花朵比作美人的脸,使读者产生一种新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