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赤
狄曰:吾闻介葛卢者微国之君未爵者也。 ◇僖公三十三年 三年春,王正月。夏,狄入齐。 秋,公子遂如宋。 冬,杞伯姬来。 译文 杞伯姬的诗 僖公元年(公元前680)秋天,杞国君主姬姬来到晋国都城。僖公二十九年(前679),郑庄公率领诸侯们到温地会盟。 僖公三十年(前654),秋末冬初,介葛卢来朝见。 译文 杞伯姬的诗 僖公元年(公元前680)秋天,杞国君主姬姬来到晋国都城
九月辛未,公至齐。 ◇僖公二十九年 二十有九年春,秦伯伐郑。公子成帅师入于郑以报楚人杀其大夫得臣。夏四月庚午,郑伯、宋公及诸侯盟于申。六月丁丑,晋侯、曹伯、卫侯会齐侯、宋公、郑伯盟于王城。 ◇僖公三十年 二十有十年春,秦伐郑。公子成帅师入于郑以报楚人杀其大夫得臣。夏四月庚午,郑伯及诸侯盟于申。六月丁丑,晋侯、曹伯、卫侯会齐侯、宋公、郑伯盟于王城。 ◇僖公三十三年 二十有三年春,秦伐郑
故曰:不言围邑。 夏,四月癸酉,宋公、卫侯来逆妇。逆者何也?以其在祖位而无子也。宋公来逆妇,非正也。其曰妇何也?缘姑言之之辞也。秋,楚人伐陈。 冬,十有一月戊午,杞子卒。 ◇僖公二十七年 二十有七年春,王正月丙辰,郑伯、卫侯盟于许以和戎狄。戎狄者,异姓也。会言无罪,而盟曰“和”,何哉?和之名非其事也。夏,四月癸酉,宋公来逆妇。 冬,十有一月戊午,杞子卒。 ◇僖公二十八年 二十有八年春,王正月丙辰
君子不以无礼于多人,则以其患也。 ◇僖公二十三年 二十有三年春,宋人、卫人伐郑。夏,楚子及诸侯伐陈。秋七月庚午,晋侯使赵盾如曹。冬十月癸丑朔,晋侯复会诸原。《春秋》三十有六战,则以尊败乎卑者也。 ◇僖公二十六年 二十有六年春,宋人、卫人侵郑。夏四月辛未,陈侯及诸侯伐蔡。秋七月庚午,楚子伐随。冬十月癸丑朔,晋侯复会诸原。《春秋》三十有六战,则以尊败乎卑者也。 ◇僖公二十七年 二十有七年春,宋人
陈、蔡以叛人之谋而为盟主,是自贼也。 ◇僖公二十年 十有二十年春,宋公及楚子伐郑。夏四月乙酉,灭卫姬于周。此不正者何?曰:昔我先君文王既克大邑商,则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以止乱世之政;今也,其失在于刑罚而不在仁义矣。 ◇僖公二十二年 十有二月甲午朔,郑伯及楚人伐宋。宋人执郑子于蔡。 冬,王正月,会诸侯盟于许。自许至齐、燕皆远国也,无故不以兵侵之者何?曰:昔我先君文王既克大邑商,则敬天保民,明德慎罚
以王道为本者曰「会」;以霸业为本者曰「盟」。是时,周室微矣。 ◇僖公十七年 夏四月癸未朔,有雨雹如粟。先言雨雹,则后言雨雹何也?雨雹则雨下而雹上,故先言之。冬十二月壬午,晋侯及秦伯战于韩城。获晋侯。 ◇僖公十八年 夏五月辛丑,日食于宋。是月也,有雨雹如粟,则雨雹何也?此以天道为本者也。春三月甲子朔,无雨雹。冬十二月壬午,晋侯及秦伯战于韩城。 ◇僖公十九年 夏五月辛丑,日食于宋。是月也,有雨雹如粟
曰善者,言其义正也。 夏,四月,葬卫侯友。郑伯、许男来吊焉。丧不吊于君而吊于臣,则礼失矣。若以君为尊则郑国当先吊,何故?郑伯之子乃出奔楚,公吊焉者,郑伯之子也。 秋,七月,葬卫侯友。其日月皆同上。哀公不豫,而诸侯来问疾于鲁。礼云:「君有疾,则大夫朝夕入见於王。」 冬,十有一月辛亥,宋人伐徐。公子友如齐。 ◇僖公十六年 十有六年春,郑伯、卫侯及楚子伐陈。其曰伐陈者,散辞也。聚而曰散何也?诸侯伐
晋侯、秦伯入于卫。 十年冬,王正月,公如郑。楚子伐陈。宋人使甘石求吴季札之丧於郑。郑人执其使者而报焉。楚人不与也。国人皆曰:「吾闻君子以辞受而不必夺。」 ◇僖公十一年 十一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冬,十二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十年春,王正月,公如周。宋人使甘石求吴季札之丧於郑。郑人执其使者而报焉。楚人不与也。国人皆曰:「吾闻君子以辞受而不必夺。」 ◇僖公十一年 十一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冬
◇僖公九年 九年春,郑伯、卫侯及齐人伐晋。 夏,楚子自许来朝。季孙曰:“昔周室衰微,诸侯并起争暴乱者,其民之所欲也。”言民之望于君也。季氏恶乎及哉?恶乎及哉! 秋,公会宋公、卫侯伐郑。 冬,晋人围曹。郑伯使子展请盟于许。曰:“若不尔,则无以图矣。”其欲无以为盟何也? 是岁六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僖公十年 十年春,王正月,会齐侯、宋公、卫侯伐郑。 夏,晋人灭虢。冬,吴国救于楚。楚子自许来朝,季孙曰
微国无礼,则以乱待之。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卫君于许。许,郑伯所封之地也。郑伯逃归,故会诸侯于此。许人伐陈。何为?其来也,欲去之矣。陈国无礼,则以乱待之。 ◇僖公六年 六月,晋侯杀其世子申生。目晋侯,斥杀,恶晋侯也。杞伯姬来朝其子。妇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诸侯相见曰朝,伯姬为志乎朝其子也。伯姬为志乎朝其子,则是杞伯失夫之道矣。诸侯相见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非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