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
眼前欲尽情何限,风外南枝无一半。 东君何事莫教开,及至如今都不管。 高楼三弄休吹趱,一片惊人肠欲断。 杏花开后莫嫌衰,如豆青时君细看。 注释: 1. “眼前欲尽情何限”:表达诗人在这一刻想要尽情享受和体验的心情。 2. “风外南枝无一半”:形容木兰花盛开的景象,虽然已经开放,但依然没有完全展开,只有一半。 3. “东君何事莫教开,及至如今都不管”:表达了对春天的不公正对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名为《忆王孙》。下面是逐句释义: 忆王孙 绛唇初点粉红新。凤镜临妆已逼真。苒苒钗头香趁人。惜芳晨。玉骨冰姿别是春。 译文 刚涂上胭脂的双唇鲜艳如初,梳妆照镜后,容颜美丽逼真。细细的发钗在头上轻轻摇曳,仿佛散发出迷人的芳香。珍惜这美好的早晨时光吧!她的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春天。 注释 - 绛唇初点:指的是女子用红色的口红轻轻涂在双唇上
解析: 诗句逐句释义: 1. 梅边晓景清无比。 - 注释:在梅花边,清晨的景象非常清新,没有一丝杂质。 2. 林下诗人呵冻指。 - 注释:在树林下面,诗人因为寒冷而用手指吹气取暖。 3. 玉龙留住麝脐烟。 - 注释:就像玉龙一样,将香气(麝脐的香气)留在空气中,形成烟雾。 4. 银漏滴残龙脑水。 - 注释:如同银色的漏斗中水滴落,龙脑水也滴落得只剩下最后一滴。 5. 晨光渐渐收寒气
诗句解释: 1. "清姿自是生寒瘦" - 这是在描述梅花的清丽姿态和它的寒冷身材。 2. "更在春前并腊后" - "并"在这里表示“与”,意思是梅花不仅在春天的时候开放,还在冬天的最后时刻开放。 3. "谁教六出巧遮藏" - "六出"指的是雪花,"巧"表示聪明或者巧妙。这句话的意思是是谁把雪花巧妙地遮挡住了呢? 4. "争似一番先透漏" - "透漏"表示露出、泄露的意思。这句是在说
《木兰花·月下》 暗香浮动黄昏后。更是月明如白昼。看来都坐玉壶冰,折赠徐妃丹桂手。 赏酬风景无过酒。对影成三谁左右。劝君携取董妖娆,拱得醉翁香满袖。 注释: 1. 暗香浮动黄昏后:暗示着夜晚的到来,花香在空气中弥漫。 2. 更是月明如白昼:形容月光明亮,如同白天一样。 3. 看来都坐玉壶冰:比喻月亮的明亮如同清澈的玉壶中的冰。 4. 折赠徐妃丹桂手:赠送给徐妃(传说中的美女)手中的丹桂(桂花)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寒梢雨里愁无那” - 这句表达的是即使在寒冷的雨中,也难以驱散内心的忧愁。"寒梢"可能指枝头因冷而变得脆弱,"雨里"则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愁无那"意味着无法排解这种心情。 2. “林下开时宜数过” - 描述了在林下开放的季节里,适宜多次观赏。"宜数过"表达了对这一时刻的喜爱和珍惜。 3. “夕阳恰似过清溪,一树横斜疏影卧” - 通过将夕阳比作穿过小溪的光线
【诗句释义】 1. 寻梅莫背东风路:不要沿着东风的方向去寻找梅花。 2. 路在花前知去处:知道应该往何处走,因为道路就在前方的梅花旁。 3. 真香破鼻蓦然闻:梅花散发出真实的香气,让人突然闻到。 4. 试问幽丛知几步:试图询问梅花周围的幽深丛林,能走多远? 5. 多情更被无寒助:更加多情是因为没有寒冷的困扰。 6. 万物枯时神物护:当万物枯萎时,只有梅花是神物所保护。 7. 一枝和雪倚阑干
注释:我向来喜欢风流,经常笑时人向外寻求。各种事物千差万别,但都能找到,其实它们都在鼻尖。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领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认为,自然之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不必过于执着于物质追求,而应该关注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花时人道多风雨。梅蕊都来无几许。何须飘洒湿芳心,粉面琳琅如泪注。" - 注释: 花开时节常常有风雨相伴,正如人们常说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梅花的花瓣虽然不多,却依旧娇艳动人。为何要让花瓣飘洒沾湿我的心?我的脸庞就像精美的玉雕一样晶莹剔透,如同泪水般珍贵。 2. "家童莫扫花阴土。留浥琼林枝上露。若教燕子早衔泥,径里馀香应满户。" - 注释:
清姿自是生寒瘦。更在春前并腊后。谁教六出巧遮藏,争似一番先透漏。 谢娘莫把翻衣袖。无限琼英飘玉甃。开时朵朵见天真,可奈碧溪和粉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