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注释: 1. 胜地蒙污:形容一个地方本来很美好却被污染了。自不该:本来就不应该。 2. 岂嫌舆隶爱公台:难道嫌弃自己的车夫、仆人而偏爱公台吗? 3. 片言祗欲求今是:只是一句话就想确定现在的正确。 4. 何姓非从古圣来:为什么我的姓氏并不是古代圣人的姓氏呢? 赏析:《其七》表达了诗人对于地方被污染的不满和对历史真相的追求。首句“胜地蒙污自不该”,直接点出了地方被污染的事实
【注释】 蓬莱:神话中的仙境。 仙漏:传说中仙人所用的玉漏。这里指计时用的沙漏,以计时时间。 芙蓉芍药:两种花卉名。 【赏析】 《元夕灯诗十首应制·其九》是唐代大诗人张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前两句写天上,后两句写地上。全诗意境壮阔。 “夜深灯火下蓬莱”,意思是:在夜深的时候,万家灯火通明,犹如仙界一般。 “一片飞霞烛上台”,意思是:一道道飞霞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台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分析把握诗歌的内容,再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风起长松鹤未还”,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风起时松林间的景象。风起,松树摇曳;鹤未回,鹤影已逝,诗人以动衬静,表现出山的清幽和高远。 “两翁身似水云闲”一句,诗人把视线移向两位老人,描写他们的外貌。“翁”指老翁,“身如”比喻其人,“水云闲”形容他们身体轻灵、悠闲自得
【注】 东平:山名。在山东泰安县北,有“泰山”之称。古坟:坟墓。 残碑断磉:残缺的碑石和断裂的石柱。 征骖:驾车的人。骖,马之两肋曰骖。 【赏析】 《入东平山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作者游览泰山的经历以及沿途所见所感。首联点出地点是泰山,并写出了山势之高,为下联埋下伏笔,颔联写游山见景,颈联写因见美景而忘归途,尾联写因景色优美而忘了时间。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境悠远,耐人寻味
【注释】: ①馆阁新衔畎亩情: 意为我刚刚进入朝廷为官,心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思念之情。畎亩,即田野,这里指代田园生活。②南来初幸及秋成: 意为我来到南方后,有幸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③雕笼慧鸟知人意: 意为那些被精心饲养着的鸟儿,能够了解人的心思。④终日能呼万岁声: 意为这些被精心饲养的鸟儿,能够不断地发出“万岁”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国任职期间所作
注释: 1. 西野草堂:即西野草堂,位于今四川奉节县境内。 2. 寂寂茅堂昼掩关:形容西野草堂的静谧,白天也关闭门扉。 3. 瀼西风物称投闲:指瀼西的风土人情适合隐居生活。 4. 岸帻黄花里:指的是在岸边头戴花冠,与黄菊相伴。 5. 应读移文笑北山:意思是他应该在读《移文》时会嘲笑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杨叔云为西野草堂所写的挽歌六章中的第二首
【注释】 集古:指集古文化,一种古代文化。 万感集:形容内心的感受和情绪汇聚。 关塞长:形容思念之情如同关塞一般遥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固镇驿早发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中夜起坐万感集”,描绘了他在半夜醒来,思绪万千的场景。第二句“有时颠倒着衣裳”,则形象地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第三句“病身最觉风露冷”,则直接表达了他因为疾病而感到的寒冷和孤独
【注释】 ①淳安:南宋县名。应君:郑应君,淳安县典宝。淳安为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故乡,陆游在淳安县任典宝时,曾题诗于此,后郑应君也作此诗以酬之。 ②悠悠:闲适的样子。 ③满塘:池塘。 ④柳阴芦叶:指水边的柳树和芦苇。 ⑤拂图:指画上的景象。 ⑥清溪上:清澈的溪水上。 ⑦野航:小船。 ⑧赏析:这首诗是淳安郑应君对陆游题画诗的酬答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水乡小景,白鹭在水面上游弋
注释:谷苗生长得非常茂盛,菜根肥硕,露水凉气使白苎衣都感到清凉。主人珍重地招待客人到晚上,隔墙的灯光映照着船扉。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园亭中的景象,诗人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首句“谷苗深秀菜根肥”,描绘了园中谷苗茂密、菜根肥厚的景致,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露气凉生白苎衣”一句,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凉爽的环境中。这里的“白苎衣”指的是白色的苎麻布制成的衣裳
注释:郭守备的画卷描绘了山水之间的一尊相乐的水云间。曾经与郭守备一起在辕门闲谈度过一日的时光。现在再次路过江北,只能从画中观赏那青山。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郭守备的怀念之情。诗中的“一尊相乐水云间”,“一尊”指的是酒,“相乐”是指共同饮酒时的欢乐。“水云间”形容景色如画,令人陶醉。“曾共辕门一日闲”回忆起过去与郭守备一起在辕门悠闲地度过的日子。“今度逢君江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