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诗句释义: 内前花炬刻金莲,彻送儒臣事漫传。此夕一枝光照夜,顾因观赏监当年。 译文: 宫内的花灯照亮了金莲,传达着皇帝对儒士的恩宠和祝福。这个夜晚,金莲的光芒照耀着大地,让人不禁想起过去的岁月,感慨万千。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官员程敏政为元夕赐观灯所作的诗。诗中描绘了宫中花灯照亮金莲的景象,表达了皇帝对儒士的恩宠和祝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感慨。整首诗意境优雅,情感深沉
【注释】: 储金鲤:池中养的金色鲤鱼。化龙鱼:指池中的龙种鱼。 峥嵘:雄壮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写池中金鲤的,诗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以“池养化龙鱼”来比喻“小小储金鲤”,把金鲤比作龙。诗人通过对龙鱼的刻画表现龙鱼的神威,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
元夕灯诗十首应制·其八 《鳌山花卉竞春红,舞蝶时来趁暖风》 在元宵佳节的夜晚,灯火辉煌的皇宫之中,鳌山之上,春花绽放,犹如繁星点缀。在这璀璨之夜,一只只彩蝶翩翩起舞,它们时而停歇,享受着暖风拂过带来的惬意。然而,这些美丽的生灵在短暂的欢聚后,却不知何去何从?仿佛在梦中,它们穿过那漆园东边的花林,飞向了远方的天际。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夜的繁华盛景,鳌山上花卉竞艳,彩蝶翩翩
【注释】 煌煌:形容光彩耀眼。 木香(xiāng xiāng):一种花,即木犀。 韩郎:唐代诗人韩愈的字。 御苑:皇宫园林。 【赏析】 这首诗是元夕灯诗之一,应制之作。元夕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称灯节、灯宵。古代称夜为宵,所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 “煌煌火树照金门”,这句写节日里的灯火辉煌,照映着宫殿的门楼。 “不倩韩郎为染根”,这里用典,指不用韩愈来点染这些灯火,意谓自会生辉,无需人工
【注释】 起火:燃放焰火。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又称灯节。 活火:即“活火”一词的省称。 碧云:即“白云”一词的省称。 响作春雷起:燃放焰火的声音像打雷一样。 万紫千红:形容花多而美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燃放焰火的诗篇。诗人在描写了燃放焰火的情景后,又以“须臾响作春雷起,万紫千红映帝前”两句来描绘燃放后的美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注释】 宁国:即今安徽宣城市。蒋氏:指蒋捷。《江城子·丹厓误烧山》词中有“丹厓误烧山”句,故此处以“蒋氏山居”代指。丹厓:山名。错薪:砍柴。苍苔:绿苔。断厓:陡岸。樵歌:樵夫唱的山歌。涧:溪流。 【译文】 红叶纷飞遮住了草和菜地,不辞劳苦挥斧去铲除青苔。 陡峭的崖壁上太阳已经落山,听不到人声只听见樵夫的歌声从山涧传来。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宁国蒋氏山居时写的四景之一,写山中樵夫伐木的情景。
【注释】 古老钱:指旧时的铜钱。 字画依稀:字迹模糊不清。 火中埋没几团圆:比喻在战乱中,一些钱财被烧成灰烬,只有少数的钱币得以保存下来。 买断鳌峰不夜天:意思是说,即使这些钱币在战争中被毁,但是只要有人出资购买,就可以保证这个区域永远灯火通明,永不熄灭。 【赏析】 《元夕灯诗十首应制》是一首七绝,其中“古老钱”是这首诗的主题。诗人通过描写古老的铜钱,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注释】琼花:指荷花,因其花色洁白、芳香而著称于世。 贪看江都第一春,龙舟元不为东巡。 江都被隋炀帝所建,当时有“十里扬州”之称。唐人以扬州为江南佳丽之地。 “龙舟”句:说炀帝曾在江都举行龙舟竞渡,但并非专为巡行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之故。 “闲花亦自能倾国,况复当时解语人。” “闲花”句:说荷花虽然不是皇家园林中最为华贵的花卉,但只要它盛开,也能令人倾倒;何况在百花盛开之际
【注释】 金菊:秋天里盛开的菊花。 巨鳌峰:山名,在浙江天台县西南。彩云深:指彩云缭绕,色彩鲜艳。上林:汉代皇家园林。 始觉:才觉得。化工:自然造化者,指秋气。生意溥:生机勃勃。 赏析: 元夕灯诗十首应制其十 金菊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少有大志,早年积极主战,中年一度主和议,晚年反对妥协投降。一生创作诗歌近万首
【注释】 1. 瓜头:瓜的顶端。 2. 果叶:瓜类果实上面的叶子。 3. 寸(cùn):一尺,这里指一尺多。 4. 新根:刚长出的嫩根。 5. 蚀:侵蚀、损坏。 6. 闲上小楼:有空时上小楼去欣赏。 7. 雨脚:细雨如丝,故称“雨脚”。 8. 不知:不知道。 9. 青蔓过墙来:形容藤蔓蔓延生长,已从墙上爬过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瓜果初生,后两句描写瓜果生长,形象生动,充满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