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汪琬(1624年-1691年)是清代的诗人,字苕文,号钝翁、玉遮山樵等,长洲人,即今江苏苏州。 他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并历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职。在官期间,他致力于政务工作,但晚年选择隐居太湖尧峰山,闭门谢客,专心著述。汪琬与侯方域、魏禧并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尧峰诗文钞》和《钝翁前后类稿、续稿》
戏遣二首 其一
间居何以养衰疲,麦作餦餭菜作糜。 若待赐金供会饮,百年未有乞身时。
戏遣二首 其二
苫茅架竹最艰难,三尺低檐一尺栏。 尽著垫巾犹有碍,可能容汝切云冠。
看梅杂诗四首 其一
杈枒老干上莓苔,花信风从雪后来。 拟挈邻翁相就饮,安排且放五分开。
看梅杂诗四首 其二
打瓦翻盆夜半声,幽人孤负爱花情。 梅花与雨何嫌怨,愿向东皇乞快晴。
看梅杂诗四首 其三
刺眼繁华㛴病翁,未妨排日醉春风。 异时莫葬陶家侧,沟兆缃梅万树中。
看梅杂诗四首 其四
屏迹山村是一奇,斩新梅萼裹村扉。 任渠亲故瞋疏阔,不到花残不合归。
村居十四首 其一
风色微暄日影疏,仓庚戴胜迭相呼。 数家桑柳垂垂按,绘出豳风小样图。
村居十四首 其二
社酒甘酸社肉肥,醉归争向道旁嬉。 一翁迂径山村下,独避前溪略彴危。
村居十四首 其三
柴门半掩绿杨新,门外呼声听未真。 出见儿郎欢绕担,分明寒食卖饧人。
村居十四首 其四
水痕高与柳腰齐,鸠妇晨呼觉夜啼。 昨雨不逢雌甲子,悤悤脩坝筑新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