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瀚
隋代丁道护书写的启法寺碑 隋朝很少出名,但丁道护的碑传很出名。 开皇仁寿年,兴国启法寺。 后来信居上,书老笔亦恣。 六一得其精,胡乃杨本嗜。 一夔殊已足,观乐他且置。 骨体肖龙藏,倍溢妍华致。 化度虽后尘,右方阐缄秘。 悦生堂不录,销夏篇不记。 两家印篆留,近入义门笥。 气压集古千,源导贞观四。 其文颂金像,颇说佛灵异。 我闻菩提法,妙具千手臂。 法法皆圆通,始了第一义。 谁问楞伽字
诗词原文: 矫矫文恭五叶孙,南交科第驾中原。 三头掌故今双绝,千佛名经古几尊。 独秀高擎天极柱,一枝青出桂林村。 相期位业齐王宋,培远诒谋属相门。 词译文: 矫健的文恭公是五代五叶的孙子,在南方交游中科考成功并驾驭着中原。三头掌故如今成为双绝,千佛名经古时有几尊?独秀高擎天的柱子,一枝青出桂林的村庄。相期位业与王宋相同,培养长远的计划属于相门。 关键词注释: - 矫矫
这首诗是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下面是逐句释义: 永兴书传右军法,碑楷无过孔庙堂。 西安城武重勒石,善本旧推荣蔡张。 吾斋墨缘幸萃合,敢例三箧收遗亡。 先生长歌昔题记,为我载赓银印章。 谢表兼摹群玉刻,篆书八字衔具详。 黄银印出晋内史,三百年后传有唐。 官以人重印千古,那数会稽骠骑王。 玉麟牢锁有谁见,异代出作虞书祥。 琼文照耀石墨字,光怪所聚神鬼藏。 当时奇秘忍轻与,山阴遗韵东观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矫矫文恭五叶孙,南交科第驾中原: - “矫矫”意为威武的样子,用来形容文恭(即杨慎)家族的威严和尊贵。 - “五叶孙”指杨慎的后代,这里可能暗指他的子孙在文才或德行上有出众的表现。 - “南交”可能是指南方地区,“科第”则是指科举考试中获取功名。 - “驾中原”意味着在中华大地(中原)取得显赫的成就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日和友人一起游览壶山时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句: 1. 年年踏遍壶山路,远近桃花几万重。 注释:每年的春天,我都会走遍壶山的路,山上的桃花远远近近有好几万层。 2. 花好不知人面改,山青长似佛头浓。 注释:花开得这么美,我却不知道人的面貌已经改变;山上的景色总是那么清新,就像佛陀的头一样浓密。 3. 草痕匝野铺芳荐,莺语多情引瘦筇。 注释
买褚得薛前闻曾,我今所得添嘲呼。文荡师碑录明诚,魏栖梧乃褚名更。 婵娟来迟罗绮胜,是耶非耶宛平生。冯公击赏逾兰亭,有若似圣子夏盲。 翁王后先详证明,洗出真面庐山青。河南遗法二薛承,薛稷亦是魏家甥。 当时薛魏世并称,北海仙手太湖精。开元之间继有声,栖梧合系宰相徵。 不见姓字唐表登,石趺久化夏后城。仅传此纸仍难凭,古来几辈书入能。 一艺并悭身后名,消磨岁月三折肱。捧心丧志予其惩
黄银印赐著作郎,世间石墨珍璆琅。 画腹艺精从道悟,如神笔妙知器藏。 文辞书翰皆可喜,一时毡拓来四方。 周额削后石刓缺,越千余年浸散亡。 旧本并希城武陕,原刻漫溯贞观唐。 山谷昔赏荣咨道,月峰曾录韩存良。 我生已晚去古远,南辕北辙徒伥伥。 何期神物有呵护,康里元册留唐装。 唐初同文变六代,东观帖出无道场。 郎官石记谁遽拟,九成化度差颉颃。 巍然太华秀真骨,后来宛列儿孙行。 全碑仅阙四之一
隋书罕署名,道护碑传二。 开皇仁寿年,兴国启法寺。 后来信居上,书老笔亦恣。 六一得其精,胡乃杨本嗜。 一夔殊已足,观乐他且置。 骨体肖龙藏,倍溢妍华致。 化度虽后尘,右方阐缄秘。 悦生堂不录,销夏篇不记。 两家印篆留,近入义门笥。 气压集古千,源导贞观四。 其文颂金像,颇说佛灵异。 我闻菩提法,妙具千手臂。 法法皆圆通,始了第一义。 丁真合同参,谁问楞伽字
华中甫斋真赏著,夏承娄寿道生赋。 娄碑不见夏碑存,谨庭秘笈来吴门。 东京隶法评奇古,咄咄殊难一二数。 数行论赞丰与杨,阙三十字翁书补。 堂堂笔阵推中郎,此语传之秋涧王。 建宁刻先石经石,体沿篆籀垂楷则。 阴阳辟阖星云攒,如戟森竖如弧弯。 神奸慌惚窥夏鼎,威仪肃穆参汉官。 惜哉未校义门本,得自丹阳少剥损。 广平赝迹人间多,宝者不独徐芳远。 华山拓见今阮公,酸枣苏斋摹亦工。 芒角体势参假借
瑶篸攒列外,一丘如敦覆。外貌不炫奇,百怪在其腹。 佳游挈几辈,微雨涤时燠。闲随西郊云,并入丹霞谷。 阴森日色敛,古像{纟元}肃。先生矫犹龙,厥德贵潜伏。 岂爱此山名,遂驻东来躅。石琴閟余响,玉子冷残局。 水流花自开,飞出白蝙蝠。年来慕仙隐,弥复恋幽筑。 我祖葺亭宇,童时游钓熟。题诗遍苍崖,而此遗不录。 山灵得毋笑,厌鸡爱野鹜。溪月自古今,吾宗句可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