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棻
参不透絮果兰因,结局竟如斯,逝水年华悲梦断; 抛得下舞衫歌扇,逢场今已矣,落花时节送春归。
李杜与苏黄,名震天壤内。 惟苏官较高,亦屡遭迁劾。 今读四家文,俨与经史配。 穷困备一身,华声及千载。 君生古人后,心在古人队。 昨从海外来,揖我申謦欬。 异域定石交,同姓结深爱。 捉笔书生平,字字见肝肺。 挚性俱缠绵,豪情各慷慨。 屡临天补楼,把酒终日对。 妙誉溢坛坫,英词耀盘敦。 辇下诸耆宿,咸喜识风裁。 分手何匆匆,一聚便难再。 天疆实限之,积怀渐成痗。 梦魂飞傍君,河山不能碍。
打门声急入门亲,与说频年去住因。 肯念故交探近状,错援古事料今人。 士如画饼名无用,树易成阴德有邻。 莫怪上书干宰相,昌黎多病愧长贫
卅年流誉满词场,湖海交游尽老苍。 学海世推黔帜志,荐章今许古循良。 篆书突过当涂李,诗格兼摹双井黄。 一事笑君憨胜我,陈编敝簏侈收藏
先生非石隐,束志卧蒿莱。 乡觅无何有,辞拈《归去来》。 文章能立命,仙佛迸为才。 得不低头拜,追陪襟抱开
李士棻是清朝时期的诗人,以诗文见长,被时人誉为“小李白”和“小杜甫” 。 李士棻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字芋仙,号重叔、二爱山人等,忠州(今重庆忠县)人。他在咸丰五年获得副贡出身,曾历任彭泽、南丰、临川知县,因官场经历丰富,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与中江的李鸿裔和剑州的李榕并称为“蜀中三李”,可见其在当时文坛的地位
李士棻是清朝时期的诗人,以诗文见长,被时人誉为“小李白”和“小杜甫” 。 李士棻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字芋仙,号重叔、二爱山人等,忠州(今重庆忠县)人。他在咸丰五年获得副贡出身,曾历任彭泽、南丰、临川知县,因官场经历丰富,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与中江的李鸿裔和剑州的李榕并称为“蜀中三李”,可见其在当时文坛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