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造
吴应造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的进士,乾隆九年(1744年)二月任台湾府学教授。他的生平经历以及作品《海录碎事》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清代闽籍文人的重要途径。 吴应造,字钧大,是清朝时期福建闽县福清人。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政治生涯上,尤其是在担任台湾府学教授期间的贡献。在文学领域,吴应造虽然留下了《海录碎事》,但其具体诗作数量及艺术成就尚未有详尽的研究和评价。因此
清代吴应造《有感》释义
【注释】 盖棺:指死者下葬后。清议:公正的议论。华衮:华丽的礼服。一字褒:一个字的称赞。 假若生前堪论定,谦恭王莽孝廉曹:假若生前能受到公正评价的话,那他就是像王莽那样谦虚谨慎的人,也是像曹参那样孝顺父母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盖棺”二字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首句“盖棺清议自难逃”,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死后,他的是非功过自然会受到公正的评价。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钧大,原名吴应造,清代诗人
吴应造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的进士,乾隆九年(1744年)二月任台湾府学教授。他的生平经历以及作品《海录碎事》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清代闽籍文人的重要途径。 吴应造,字钧大,是清朝时期福建闽县福清人。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政治生涯上,尤其是在担任台湾府学教授期间的贡献。在文学领域,吴应造虽然留下了《海录碎事》,但其具体诗作数量及艺术成就尚未有详尽的研究和评价。因此
吴应造
吴应造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的进士,乾隆九年(1744年)二月任台湾府学教授。他的生平经历以及作品《海录碎事》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清代闽籍文人的重要途径。 吴应造,字钧大,是清朝时期福建闽县福清人。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政治生涯上,尤其是在担任台湾府学教授期间的贡献。在文学领域,吴应造虽然留下了《海录碎事》,但其具体诗作数量及艺术成就尚未有详尽的研究和评价。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