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玉
【注释】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景:眼前的景象。百卉发华滋:各种草花都开放了。趣溢:趣味横生。岩际:山岩之间。云英英:云彩缭绕的样子。篱边:篱笆旁边。平畴:平坦的原野,指田野。青葱:草木苍翠的颜色,比喻颜色鲜艳。花蹊:开满鲜花的小径。荷缸:荷花池,泛指池塘。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仲春时节农村的景色和农民的劳动生活,表现农民在农事活动中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注释】: 1. 丘壑天然古:山丘和沟壑自然古老,指园景。 2. 名园结构深:有名的园林设计深远。 3. 宁夸憩轩冕:何必夸耀在高高的楼阁上休息呢?轩冕,古代帝王或贵族所居,这里指高楼大厦。 4. 正可涤尘襟:正好可以洗涤世俗的尘埃。 5. 池渗甘泉味:池塘像甘泉一样清凉。 6. 堂馀嘉树阴:厅堂里余下树木的阴影。 7. 最宜修竹里:最适合竹子生长的地方。 8. 许我独携琴
雨歇春鸠鸣,屋头曜初日。 百卉发华滋,满林生趣溢。 岩际云英英,篱边水活活。 平畴连远山,青葱如一色。 柳岸驱犊行,花蹊荷缸出。 努力事春耕,良时慎勿失
丘壑天然古,名园结构深。 宁夸憩轩冕,正可涤尘襟。 池渗甘泉味,堂馀嘉树阴。 最宜修竹里,许我独携琴。
吴锡玉是清代诗人,字廷贵,宣培长子。他的创作生涯跨越乾隆年间直至去世,留下了丰富的诗文作品。吴锡玉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清代中后期的文化风貌,以及诗人本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思的表达。 吴锡玉生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卒于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作为一位诗人,吴锡玉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篇都显得尤为珍贵,其中《仲春即景》是其代表作之一
吴锡玉是清代诗人,字廷贵,宣培长子。他的创作生涯跨越乾隆年间直至去世,留下了丰富的诗文作品。吴锡玉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清代中后期的文化风貌,以及诗人本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思的表达。 吴锡玉生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卒于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作为一位诗人,吴锡玉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篇都显得尤为珍贵,其中《仲春即景》是其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