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绝句 二山环合一水,中有老木参天。 不著幽人草阁,谁收无限云烟。 译文: 两座山环绕着一条清澈的小溪,溪中有一株古老的大树直插云霄。没有人住进那幽静的草庐之中,谁能欣赏到这无尽的云烟缭绕?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秀美的画面,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二山环合一水”,简洁地勾勒出山水相依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接着,“中有老木参天”一句
【注释】罗姑洞:在广东罗定县东。苍梧:山名。渺天末:指遥远的天边。闻有绿毛仙,传说中一种能飞升的仙人。却过华阳路:华阳路是通往天界的路。九百年:指仙人在此停留了九百年的时间。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罗姑洞之游来抒写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全诗意在讽刺那些不学无术,只知吃喝玩乐的贵族官僚们。 首联“苍梧眇天末,闻有绿毛仙”,苍梧即山名,眇指遥远。此句意谓苍梧山遥接天际
【注释】 桐华源:指桐柏山,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鸾鹤:传说中的神鸟,常栖息于梧桐树上。麋鹿:即麋鹿,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生活在水泽边。悬榻:高悬之床,形容高远。玄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昆仑山。 【赏析】 此诗是一首游仙诗,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全诗以“桐华源”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无限遐想。 首句“子有鸾鹤想”,诗人想象自己拥有如鸾鹤般的高贵气质
【注释】 玄洲:即玄洲山,在今陕西商州东南。 倡和:指诗歌唱和。 瑞仪:美好的仪容。 温比玉:温文尔雅,像美玉一样。 宝帔曲流光:披着华丽的衣袍,光彩照人。 稽首:叩头行礼。 大司命:指司命之神。 料理:处理、料理。 金乡:地名,在陕西省商县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玄洲山的诗。全诗四句,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写人;第三句写事;第四句议论。诗人通过对玄洲山风光的描写,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释】 桐华:梧桐树。源:水源,指桐花。 伊谁:是谁。 植斯桐:植下这棵梧桐树。 萋萋:茂盛的样子。 幽谷:山深水静的地方,这里代指深林幽谷,喻指人迹罕到之地。 鸣凤:凤鸟。传说中有凤凰来此栖息。 久不闻:很久没有听到。 何当:何时能。 宿:停留或居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梧桐树生长在深幽之处的诗。首句“伊谁植斯桐”,以疑问语气起兴,表达了诗人对梧桐树生长环境的关切;次句“萋萋满幽谷”
龙虎山郑良楚来从宗师入京 目送三峰鸾鹄群,更凭谷口唤夫君。 莫嫌病卧墙东叟,留得长镵管白云。 注释:我目送你登上了龙虎山,看到你像鸾鹄一样飞翔,又通过谷口呼唤你回家。不要嫌弃我这个生病的老头子,留下我的长镵管护白云。 赏析:此诗是诗人郑良楚在龙虎山上送他的师父回京时所作。全诗语言平易,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师父的敬爱之情以及对他的思念之意
在古代诗词中,"露坛栖妙荫,仙籁降灵芬"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1. “露坛栖妙荫”: - 露坛:一个清澈的露台或石坛。 - 栖:栖息,比喻仙人居住的地方。 - 妙荫:美妙的树荫,形容神仙居住之所环境幽雅。 2. “仙籁降灵芬”: - 仙籁:指仙乐。 - 灵芬:灵气芬芳,形容仙乐之清雅。 3. “何时三易帔,重拂两梢云”: - 三易帔:三次更换衣服,形容对某事非常关注
【注释】 玄洲:即昆仑山,古人以为在西北。倡和:指相互唱和,作诗以应和。菌山:山名,在今陕西咸阳北。李基:即李肇,晚唐诗人。 【赏析】 此诗为酬答友人之作,意在颂扬其才华横溢,文采飞扬。全诗十首,此为其中的一首。诗中“菌山”指华山。 首句“李基遗故鼎”,用李肇的字“基”来代替他的名字。李肇是唐末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与杜牧、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他的诗才横溢,文采飞扬
``` 真火本无候,真人自出现。 问扫劫灰馀,几见红莲变。 注释: 1. 真火本无候:真正的火焰原本就不应该等待(比喻真正的力量或真理是自发形成的,不需要等待) 2. 真人自出现:真实的人自己就会出现 3. 问扫劫灰馀:请问清理掉劫难后的残余(比喻清除乱世后,新的世界秩序即将建立) 4. 几见红莲变:能有几回见到荷花盛开(比喻希望在艰难的环境中重新焕发生机) 赏析:
霞架海 众水汇成一壑,天近处发出霞光。 晨起洗去新沐,头发被朝阳照射。 注释: 1. 霞架海:形容天空中五彩斑斓的云彩像一座桥横跨在大海之上。 2. 众水会一壑:比喻许多水流汇聚在一个山谷里。 3. 天近发霞光:指天空接近的地方开始出现红色的光芒。 4. 晨兴新沐竟:早晨起来洗澡完毕,头发还湿漉漉的。 5. 晞发向朝阳:晒干头发,面对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