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大任
诗句原文: 童子请缨日,老夫黄屋来。楼船何自下,麋鹿至今哀。 注释解析: - 童子请缨日: “童子”在这里指的是年轻人,“请缨”意味着提出请求或挑战,而“日”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或事件。 - 老夫黄屋来: “老夫”指的是年长者或老年人,“黄屋”是古代帝王的专属车辆,通常用朱红漆饰,这里指代帝王出行时的车队,“来”表明是抵达或到达的意思。 - 楼船何自下,麋鹿至今哀:
【注释】 林中闻莺:在树林里听见黄莺的鸣叫。 绮楼:华丽的楼台;花万树,指楼台上有万种花卉盛开。 睍睆(xiàn hàn):形容鸟鸣悦耳。 复此:又一次。 听:听见莺的叫声。 无世情:没有世俗的人情。 【译文】 繁花似锦的高楼上有成千上万的花朵,婉转悦耳地啼叫,春意盎然。 再次来到这茂密的树林里听见黄莺的鸣叫,发现深山之中已没有世俗的人声。 赏析: “绮楼花万树,睍睆足春声。”诗人登上华美的楼阁
“房栊深几许,蒙淡梨花月。有酒且共持,莫待飘成雪。”这句诗出自明代诗人欧大任的《友芳园杂咏为吕心文作二十五首·其八·香玉丛》。下面将按照要求对诗句逐一进行解读,并给出必要的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1. 逐句释义: - 房栊深几许:房栊是古代建筑中用来分隔内外的房间,深几许表示房间的深度。 - 蒙淡梨花月:蒙淡形容天色朦胧,梨花月指月亮如梨花般洁白。 - 有酒且共持:即使有酒也要一起喝,共同享受
《朝汉台怀古二首其一》是明代诗人欧大任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 1. 瓯骆犹归粤:这里指的是古代瓯骆族(今广东一带)的人们仍然居住在岭南地区,如同他们的历史一样,虽然历经变迁,但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文化和身份。 2. 河山尚隔秦:秦朝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深远,其领土内的部分区域至今仍与中原地区相隔甚远,无法直接交流或影响。 3. 谁令南海尉
《张仲实画鹅小幅为谢启东题》是明代诗人欧大任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述了秋天时,官鹅在雨中洗浴的景象,黄庭坚的笔触下,墨色初显湿润,仿佛还带着未干的水珠。"秋水官鹅浴雨寒"这一句描绘出了一幅画面:深秋时节,官鹅们沐浴在细雨之中,身体被雨水打湿,但它们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仿佛在享受这场雨的洗礼。"山阴不换琅琊去,留向芙蓉涌上看"这一句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这些官鹅虽然来自琅琊
玉勒有佳期,一片锦云白。 谁将洛下春,夸向扬州客。 注释: - 何代金谷园:指古代著名的园林,位于洛阳。 - 斜连上林苑:指的是连接在一起的上林苑,是皇家园林。 - 十里看花人:形容有很多人在远处观看芍药花。 - 五陵紫骝:指来自五个山陵的骏马,通常指贵族子弟所骑。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语言,展现了赵园芍药的美丽与魅力
诗句原文 日望江南路,秋风吹苎衣。 钱唐君欲渡,应与雁同飞。 译文注释 太阳照耀着通往江南的路途,秋风轻拂着我那件简陋的苎衣。 钱塘江畔,你即将渡过这条大江,想必也要和北归的大雁一起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欧大任写给好友苏君锡的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江南的路上目送友人离去的场景,以及秋天的风和衣物,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
【注释】 踯躅:杜鹃花。辛夷:木兰花。子规:杜鹃鸟,又叫子鹃。故人:指你。归: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天的某一天看到杜鹃开得特别灿烂时写的一首即景小诗。首句“踯躅开无数”,是说杜鹃花已经开得很多,而且开得很旺盛。次句“辛夷尚未稀”,是说木兰花还没有完全凋谢。第三句“子规何处去”,是在询问杜鹃鸟飞往什么地方去了,第四句“早唤故人归”,是说杜鹃鸟早就开始呼唤它的朋友了
注释:僧人在空山中汲取明月之光,煮茶时在松树下啜饮。 如今桑苎不再采摘了,只有白云自得其乐。 赏析:此诗写诗人游历广陵时对古寺僧房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僧人生活清苦、心境宁静的羡慕之情。首句“僧汲空山月”描绘出一幅僧人汲水月下的静谧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尘嚣的意境。次句“煮茗松下啜”则将焦点转移到了僧人烹茶的场景上,松树作为背景,与僧人的生活紧密相连。第三句“桑苎今不来”
【注释】晓起:天刚亮时起床。住山深几许,晓送林僧语:在深山中住了多久呢?早上送别了住在山中的僧人。溪涌石楠花,因知昨宵雨:早晨起来,溪水奔流,是因为知道昨天晚上下了雨。【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句交代诗人与林僧相别是在早晨。次句说,“住山深几许”,即说明诗人与山僧相别已久。第三句写诗人送别林僧时,听到他谈论昨夜山上下了一场大雨,溪水暴涨,石头上的楠树都长出了嫩芽。第四句是作者的赠言。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