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熥
徐熥是明代诗人,字惟和,是其兄徐贲的别号。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因其学识渊博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在文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具体分析: 1. 生平背景 - 家庭出身:徐熥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他的家族背景为其后来的文学成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科举经历:徐熥在万历四十六年中举人,这显示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成功。 2. 文学成就 - 诗歌特色:徐熥擅长诗歌创作,尤以词采著称
清明客中寄惟起弟
迢递京华路,风尘多苦辛。 可怜三月暮,又负一年春。 故里莺声老,天涯柳色新。 孤灯风雨夜,忆汝倍伤神。
溪行晚眺
溪上欲黄昏,潮平浪不翻。 钟声云外寺,灯影水边村。 荒坂牛羊下,前林鸟雀喧。 桃花最深处,莫是武陵源。
访瀚上人
遁迹芝山寺,长年不出龛。 行深忘色相,客至但和南。 传世灯千劫,随身经一函。 无言即真意,禅理岂须谈。
芝山寺逢游元封兼怀宗振
当年曾一面,此夜遇禅居。 乍见不相识,惊看鬓渐疏。 阿咸元自达,痴叔竟何如。 别后馀玄草,毋忘寄敝庐。
嵩山寺赠净上人
古寺门空闭,青林紫衲僧。 风传斋后磬,雨暗座前灯。 经不念中品,禅能参上乘。 夜深谈半偈,无愧佛图澄。
行脚僧
何年辞故院,足迹遍云天。 有寺皆投宿,逢人便结缘。 木杯穷岁月,锡杖老风烟。 人境元成幻,行藏总是禅。
午日过江郎山
车度蒙茸里,侵衣树色凉。 土音闻越客,山色见江郎。 萍梗悲游子,菖蒲忆故乡。 龙舟何处竞,箫鼓断人肠。
谐赏园别顾世卿
共醉尊中酒,惊看别后颜。 神龙分剑浦,羸马出阳关。 园似游金谷,人如行玉山。 相逢又相别,空有泪潺湲。
同吴之卫马云卿饮张幼于曲水草堂
两度过吴市,今来得问奇。 榻从花下设,人在竹间窥。 座客皆黄发,先生自白眉。 名园依曲水,芳宴共题诗。
游虎邱寺
一棹过兰若,斋心礼法华。 荒坟深踞虎,古木乱栖鸦。 宝塔凌空迥,幽岩逗月斜。 生公讲亭在,何处有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