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岸登
支风给露逐时新。不管迎春管送春。象渡漓山曾手植,攀条陨涕更何人。 注释:在春天的风中,柳树的叶子和花朵争相绽放,仿佛它们也在庆祝着春天的到来。无论人们是否迎接春天,它都会如期而至。就像那象山一样,我曾亲手种植柳树,现在却因悲伤而流泪,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 译文:春风拂过,柳枝随风轻摆,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无论是人们期待还是不期而至,柳树都以自己的方式迎接着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在象山上
【注释】 颓林:衰败的林木。楗(jiàn):用木材制成的门挡或桥墩。齐裁:整齐裁剪。带叶烧:指用火烧掉枝条上多余的枝叶。留得风流根性在:保留有那优美的风致。 【赏析】 这首词是咏柳之作,借柳树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之情。全词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含蓄蕴藉,富有情趣。 首句“颓林”点题,说明是春天,树木复苏了,生机盎然;“楗石障河桥”,形象地写出了春日里,人们纷纷到河边去游玩的情景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锻灶嵇康眼独青 领略自然之美,追寻隐逸之趣 1. 锻灶嵇康眼独青 - 锻灶嵇康:周岸登以锻灶为引,借嵇康之名,暗示其高洁不群。 - 眼独青:形容嵇康之目光如青翠之竹,清亮而独步。 2. 竹林游赏异新亭 - 竹林游赏:描述在竹林之中游赏的雅致情境。 - 异新亭:指不同于寻常之地的新颖亭台,象征独特与新奇并存。 - 好陪隐士闲门巷:表示乐于陪伴隐士,在闲适的门巷中共度时光。 -
《江南春柳词·序》 杨柳依依,春风拂面,江南之景如诗如画。周岸登先生以《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咏叹江南之美景,借《尊前集》韵五十首,《花间集》韵二十二首,共七十二首,展现了江南春柳的柔美与生机。 杨柳枝·其一 杨柳丝绦随风舞,官仪高耸凤楼中。 解识宦情似博塞,任他无蟹有监州。 注释:杨柳丝绦随风飘舞,高耸的官宅门前有一座凤形楼阁。能够理解官场的人情世故,就像猜谜游戏一样有趣,即使没有螃蟹
江南春柳词·杨柳枝 借韵《尊前集》与《花间集》,共七十二首咏春柳之词,周岸登创作 1. 原文翻译: - 清 南浦新波绿涨时。离觞供泪玉双垂。 - 彩幡人胜簇钗钿。水眄兰情映碧鲜。 - 舞罢相邀看花去,趁蜂随蝶罥秋千。 2. 译文解析: - “清 南浦新波绿涨时。”:描述春天到来时,南浦的波浪逐渐变绿。 - “离觞供泪玉双垂。”:在离别之时,酒杯中泪水盈盈,象征着悲伤。 - “彩幡人胜簇钗钿
【注释】 ①“酥雨”:即绵绵的春雨,如乳汁般滋润。②“条风”:春风。③“姹紫嫣红总不如”:意思是说,艳丽的色彩再美也比不上鲜艳的花朵。④“娇春”:指春天。“姹紫嫣红”:形容色彩绚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色的词。上片写景。首句写江南春色之浓丽。“酥雨烘晴莺晓初”,下着绵绵的春雨,天放晴了。这时,早出晚归的黄莺儿,开始啼鸣了。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先写天放晴,然后才点明时间,用“烘晴”二字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其一 蟹簖鱼梁近水垂。更添渔具续天随。西湖五柳陶羹好,争及东都宋嫂时。 - 注释: 1. 蟹簖鱼梁近水垂:描述了靠近水边的蟹簖和鱼梁。 2. 更添渔具续天随:意味着增添新的渔具,以顺应自然。 3. 西湖五柳陶羹好,指的是在西湖边用五柳制作的陶器煮羹非常好喝。 4. 争及东都宋嫂时:表示比不上宋代嫂子的手艺。 -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渔民的生活状态和对食物的品味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杨柳枝·江南春柳词,借《尊前集》韵五十首,《花间集》韵二十二首,共七十二首。 参差流艳御香繁。不赋华林赋小园。草木无情岂蠲忿,忘忧何事树金萱。 【注释】: ①流:飘荡。 ②华林:指繁华的园林,这里泛指春天的景色。 ③蠲(juān):消除。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江南春天的美景,下片写自己对景物的感受与联想,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恬淡宁静的人生态度
江南春柳词·其六十四,此诗借《尊前集》韵五十首,《花间集》韵二十二首,共七十二首。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金谷河阳旧有名:金谷、河阳是历史上著名的地区,这里的风光和故事被诗人所熟知,因此用此地命名,意指这些地方曾经的辉煌与美丽。 2. 南朝狎客更风情:南朝时期,有许多达官贵人沉迷于享乐,追求风月之情。这里“狎客”指的是那些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的贵族
注释: 绿芜凋尽:指草木凋零,荒凉的景象。 赋台城:即《台城赋》,是南朝江淹所作的一篇辞赋。 玉埒金椎:比喻富贵荣华。 鹿角营:指豪奢的游乐场所。 入望萋萋:远望江南春色,满眼春意盎然。 柔丝:柔软的柳枝,这里代指女子的秀发。 那更:怎么能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天景色的诗。首句“绿芜凋尽赋台城”,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色,暗示了作者对过去繁华历史的怀念和感叹。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