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云
【注释】保障:保护,指朝廷。飞腾:比喻升官或发达。里中难和雪:指里中有难于降伏的势力。斤外已成风:《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斤是斧头,这里用比喻手法说陈新之才能高超。斗南、冀北:都是古代郡名。斗南是洛阳,冀北是邺都。初学步:比喻刚开始学习。蹇拙:形容自己笨拙,不灵巧。 【赏析】 这是作者赠给友人陈新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全诗四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阅读和理解 - 阅读体验:诗的第一句“阅遍红尘骑,凭谁慰盍簪”描绘了诗人在繁华尘世中骑着马四处游历的场景。这里的“红尘”象征着世间纷扰和世俗,而“骑”则暗示了旅行和探索。这表达了诗人对世界广泛探索的愿望,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 背景与含义: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自由的渴望。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自由、独立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2.
赠陈新之二首 其一 期月平干政,风流邺下才。 神君邑里颂,循吏传中来。 世业青箱授,先声白简催。 五云天咫尺,飞舄自堪回。 注释: ①期月:约言。 ②青箱:指书籍。 ③先声:比喻政绩显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赠给友人陈新之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陈新的赞誉和祝福,展现了李白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全诗意境宏大,语言优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注释】 圣朝:指大唐盛世。雨露:喻恩泽。衔恩:怀恩。总识:全知。乾坤大:天地宽广广大。殊方:远方之地。落魄:失意。旅梦:飘零的梦境。自信心元赤:自信之心犹如赤心。帝阍:皇宫之门,这里代指皇帝的朝廷。 【译文】 在大唐盛世之中,到处都是恩泽普降。全知天地之大,然而岁月却如飞马般奔涌。远方之人多有落魄之感,而飘零的梦境易受惊扰。自信心犹如炽热的赤心,何时才能达到皇城的天门? 【赏析】
照眉池: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为东晋明帝时皇后杨丽华所修。赵宫人:指东晋明帝的皇后杨氏。此句意谓:照眉池因杨氏之故而闻名于世。 荒池:废池。千载后:一千年后。尚忆:还记得。照眉:指杨妃的美貌,这里泛指美女之美。此句意谓:一千年后,仍然记得那照眉的美貌。 云鬓临妆罢:云鬓,即高耸如云状的发髻,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此句意谓:梳妆完毕后,云鬓显得格外动人。花容傍槛移:花容,指美女的容貌。此句意谓
诗句释义: 卢龙云(1498-1572),字少从,广东南海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译文: 在信宿之后,我暂住在丛台下的西署。这是一个旅人,他忙碌地处理自己的事务。闲暇的时候,他会感谢那些日常的工作,但忧愁之情却随着风尘而更加浓烈。秋日的砧杵声急促,关山之中,我的梦不断被打断
【注释】 感遇:感慨遭遇。 行路难如此:意思是旅途艰难,难以度过。 孤踪合滞留:指自己孤独一人,四处漂泊,无处安身。 客怀:游子的心情。 蓬鬓:形容头发蓬松、稀疏。 惊秋:秋天到来时,万物凋零,使人感到悲凉和凄凉。 商飙:秋风,古人认为秋风能吹动草木,引起人们的悲伤情绪。 心俱大火流:形容内心的痛苦如同烈火一样燃烧。 长安车马地: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指代繁华的都市生活。 回首记同游
万里天南信,经年未易闻。 清宵频梦草,白日几看云。 朔雪迷凫影,春山掩雁群。 忽来逢粤使,欣读八行文。 注释:万里天南的信,指的是从遥远的南方收到的家书。经年未易闻,经过漫长的年月,家书难得一见。清宵频梦草,在夜晚的时候,常常梦见故乡的草木。白日几看云,白日的时候,看着天空中的云彩。朔雪迷凫影,北方的冬天,雪花覆盖了野鸭的身影。春山掩雁群,春天的山景中,掩映着成群的大雁。忽来逢粤使
您提供的古诗是卢龙云的《九日旅怀》。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万里同为客,三年别故乡。 生涯俱逆旅,岁事又重阳。 盟负篱花酒,寒侵木叶霜。 龙山今日帽,谁并孟嘉狂。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时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万里同为客”,直接点明了诗人与故乡的距离之远及客居他乡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三年别故乡”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离别的持久性和深刻性
【注释】: 客舍连宵梦,居然是故乡。 风波怜逆旅,羽翮倦殊方。 漏永参横户,窗虚月在梁。 静闻天籁起,萧飒动新凉。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怀乡之作。诗人以宿客的身份,抒写他旅途中思乡的情怀和对故乡的眷恋。首联“客舍连宵梦,居然是故乡”,点出“旅梦”的主题,直抒胸臆,抒发了对故乡的无限怀念之情。“客舍连宵梦”即客舍中连宵做梦,“居然是故乡”即梦中竟真的回到了故乡。颔联写“旅梦”中的所见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