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筠
沈筠,字开平,号晴岩,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是清代浙江仁和人。他出身于一个文人世家,父为沈汝晋,母朱兰,皆诗人,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沈筠的一生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尤其是对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起义后的情境有深刻的描绘和批判。 沈筠的诗歌创作不仅丰富,也极具影响力。他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编刊了《乍浦集咏》,这部诗作汇集共16卷
清代沈筠《送赵恒夫司榷邗关》释义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含香建礼识英名,礼榷新持使节行。 - “含香”和“建礼”可能指的是赵恒夫具有的才华与风度。 - “英名”表明他享有很高的声誉。 - “礼榷新持”可能意味着在管理方面有所创新或改进。 - “使节行”表示赵恒夫担任使者或官员的身份,进行外交或行政任务。 2. 蓟北暂移琴鹤去,竹西长听管弦声。 - “蓟北”通常指代北方的蓟城。 - “琴鹤去”比喻离开京城或某种安逸状态。 -
送赵恒夫司榷邗关
含香建礼识英名,礼榷新持使节行。 蓟北暂移琴鹤去,竹西长听管弦声。 从教筐篚登天府,自有文章继汉京。 最羡风流官阁底,梅花一树赋初成
开平,原名沈筠,清代诗人
沈筠,字开平,号晴岩,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是清代浙江仁和人。他出身于一个文人世家,父为沈汝晋,母朱兰,皆诗人,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沈筠的一生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尤其是对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起义后的情境有深刻的描绘和批判。 沈筠的诗歌创作不仅丰富,也极具影响力。他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编刊了《乍浦集咏》,这部诗作汇集共16卷
沈筠
沈筠,字开平,号晴岩,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是清代浙江仁和人。他出身于一个文人世家,父为沈汝晋,母朱兰,皆诗人,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沈筠的一生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尤其是对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起义后的情境有深刻的描绘和批判。 沈筠的诗歌创作不仅丰富,也极具影响力。他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编刊了《乍浦集咏》,这部诗作汇集共16卷